第三大障礙是愛情。
有人說女人的一半是愛情,這充分體現了女人對愛情的重視。女人把營造一個美滿的家庭、維係一段美好的姻緣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另外,有時學曆愈高,找對象愈難,成功的女人背後往往不能站立一個堅強的男人。許多男人喜歡要“賢妻”,而不喜歡要“女強人”。因此,許多女人深信,事業上的成就不僅會受到社會的排斥,而且也會帶走夫妻間的愛。
第四大障礙是嫉妒。
女人雖然不喜歡競爭,但是當她發現別人在某方麵(特別是同性,特別是愛情上)勝過自己的時候,便會產生嫉妒的情緒。嫉妒對於女人恰似一種永遠也戒除不了的毒癮,它會使女人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精神依賴。當嫉妒之心再次膨脹後,就會到達嫉恨的地步,讓女人難以自拔。
第五大障礙是依賴。
女人的潛在思維有一定的依賴性,總想依賴外界,總對別人存在幻想。很多女性喜歡將注意力停留在對原有思維結果的理解和模仿上。思維的目的隻是延續已有的東西,而不是創造新的東西。這是她們從事創造性工作的最大心理障礙,也是為什麼女性在那些模仿和繼承性強的領域易出成績的主要原因。
二十幾歲是女人成就事業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女性要發揮年輕人特有的幹勁和闖勁,跨越女性成功的障礙,勇敢地張揚自我,釋放青春,做“她世紀”的寵兒!
幸福良方
女人並非天生不如男人,女人的失敗是自我“縱容”的結果。
男人絕不是女人的救世主
女人天生愛做夢,尤其是愛情的夢。不僅是女人在做夢,整個社會都在幫著女人編造愛情夢。韓劇裏英俊瀟灑的才子愛上溫柔可人的貧家女,童話裏權傾天下的王子(未來的國王)娶回忍辱負重的“灰姑娘”……總之,種種美夢,讓女人覺得一下子鹹魚翻身,小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但是,生活畢竟不是夢幻,是實實在在的由權勢、財力、地位構成的現實經濟關係。馬克思說過,客觀製約主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你既然生活在社會群體的大環境之中,怎麼能輕易逃離社會這張網?
二十幾歲的女人總把男人幻想成自己的救世主,把婚姻當成自己的保險櫃,以為碰上了好男人就能時來運轉、脫胎換骨。二十幾歲的女人把太多的時間用在了討好男人上,費盡心思地想要“圈住”男人,想讓他們一輩子都對自己愛得死心塌地——愛情是女人最大的籌碼或追求,男人是女人生命中頭等重要的大事業。女人不厭其煩地塗脂抹粉、不辭辛勞地逛街淘衣、不怕做作地搔首弄姿,甚至不顧性命地要進整容院以身試刀,目的都是為了一個“男”字。
可惜的是,女人的力氣用錯了地方。愛情雖好,卻不一定成就婚姻。二十幾歲的女人享受愛情,但不該指望愛情能給你帶來許多實際的收益。愛情是感性的,但婚姻卻並非隻有感性,許多時候,它偏重的是一種“現實利益”的“合理”結合。就好比曆史上許多的政治聯姻,或是大家族之間的門第結合,反映的正是這樣一種經濟實質。即使人類進入21世紀,這種現象也依然在延續。
下麵,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各種類型的婚姻吧。首先來看看豪門婚姻。豪門,眾所周知,“榮華富貴”、“錦衣玉食”,豪門的種種好處大家心知肚明,可是豪門自古多怨婦。
1995年,甜美清純的葉蘊儀,與玩具業的富商陳柏浩閃電結婚,跨入豪門。當年,陳柏浩為了表達對妻子的愛意甚至以葉蘊儀為原形製作了一批人偶玩具,不知羨煞旁人幾多。
可惜好景不長,當葉蘊儀懷第二胎時,陳柏浩便開始流連於聲色場所,四處尋芳問柳,並多次被記者拍到跟其他女人一起的照片。開始的時候,葉蘊儀以淚洗麵,想挽回這段婚姻。但無奈郎心如鐵,1999年陳柏浩向葉蘊儀提出離婚。
朱玲玲,優雅、高貴,港姐出身,即使在李嘉欣出現之後,也沒有誰敢說朱玲玲不是最成功的港姐。朱玲玲1977年當選香港小姐後,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內通過了豪門森嚴的考察,火速嫁給了霍英東之子霍震霆,步入香港一線豪門。
2006年9月22日,朱玲玲透過好友正式向媒體宣布,自己於1997年便已經搬離霍家,而她的婚姻也早在2004年就正式結束。
“庭院深深深幾許”,誰說豪門一入就有享不盡的人間榮華?當然,豪門裏雖多恩怨紛爭,但仍有許多女人前赴後繼地想要擠入其中。可話又說回來了,豪門即使想參觀也要有“入場券”,想嫁入豪門,哪能輕而易舉地就能做到呢?
富人們都講門當戶對,他們不缺錢,但重身份,重聲譽。娶個地位卑微、名不見經傳的寒門小姐,就算男方本人樂意,他的家人也未必同意。再說,上層社會名媛淑女不計其數,他又何必非得“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自貶身價呢?與上層小姐“珠聯璧合”“強強聯手”,豈不更是錦上添花的人間美談?
想想看,當年查爾斯王子娶戴安娜,雖然她不是出身大富人家,可她有正宗的貴族血統。再看上文講到的那些嫁入豪門的女人,包括一直走豪門路線的大美人李嘉欣,哪一個是真正意義上的“灰姑娘”?一個個傾國傾城不說,又有哪一個在入豪門前不是名利雙收的?
再來看看中產階層的婚姻。這個階層的人可以說是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貴族”,他們既有穩定豐厚的收入,又注重自身的精神修養。他們婚姻的重要法則是:家庭出身基本一致,經濟基礎大致相當,精神氣質互相吸引。至於大家所夢想的“男才女貌”的愛情,發生在這個階層的可能性會大點。也就是說一個溫文爾雅的部門經理可能會娶一個酒店服務員或者小店售貨員為妻,但這種事也不常見。因為售貨員的收入較一個經理來說很低,學識、精神追求與經理也不對等。除非售貨員聰明好學,能力出眾,經理可以教你幫你。否則,“相愛容易相處難”,即使經理剛開始喜歡售貨員,可能否長久生活下去,還是未知數。
最後再來看看一般階層的婚姻吧。這個階層的男人就不必說了,工作經驗、收入都很有限,女人嫁過去很難指望他養你,即使他有這個心也沒這份力,所以還是自己養活自己吧。該上班的上班,該經營小生意的經營小生意,總之,女人就是要“艱苦奮鬥,自力更生”。
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都有趨利避害的心理,大多數女人都想通過婚姻來保障或提升自己的權勢、財富、地位、名聲。因此,現在的婚姻雖然蒙上了一層溫情脈脈的愛情麵紗,卻擺脫不了市場交易的“背後之手”——買方都想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貨,賣方則想把最差的貨賣個最高的價錢。買賣雙方經過一番利弊權衡,討價還價,最後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也就是說,如果把婚姻當成改變命運的“賭局”,婚姻的回報越高,你的籌碼(你本身的綜合資本,包括相貌、學曆、背景等)就要越大。婚姻是一場持久戰,前期的投入要足,後備的力量也要強,否則你前期得勝,後期力量跟不上形勢,照樣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