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第一種觀點的人想通過婚姻來改變自己困窘的命運。當下由於生活壓力大,前途暗淡,想找個“金龜婿”,一步登天,從而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前不久就報道了一條這樣的新聞:一位女孩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一天,她遇到了生命中的“白馬王子”。而這個“王子”卻並不喜歡單親家庭的女孩,於是這位女孩便向對方隱瞞了家境。女孩結婚懷孕後,焦急的母親想去照顧女兒,可做女兒的卻不敢公開她的身份,要求母親以“保姆”的身份住在家裏,由於口角爭執,致使母親從二樓摔下。盡管這種悲劇的發生有很多因素隱藏在內,但是試想如果這個女孩能夠稍稍擺正一下心態,還會產生這樣的鬧劇和悲劇嗎?
持第二種觀點的人屬於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類型。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人,她們與另一半一起抵抗生活的壓力,為了養家糊口,努力奮鬥。後來事業越做越大,現在已經成公司老板了。
持第三種觀點的人屬於獨立奮鬥、自強不息型。這個群體的女人在物質和精神上都比其他人要強很多,但就是不想結婚。
從心理學上講,未婚的時候,如果對婚姻不以為然,一旦結了婚,過了三十歲,就會發現婚姻對一個人很重要。人內心就有一種對另一半的渴望,這份渴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強。
縱觀以上三種觀點,不能說哪個不對,哪個對。它們都是人選擇的道路,隻是走法不同而已。不可否認,物質對婚姻很重要,但愛情是婚姻長久的堅定基礎。人生最有價值的不是鼓鼓的錢袋,而是找到一個愛你、你也愛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鼓勵、相互溫暖、相互扶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女人嫁的是一種生活
每個年輕的女人在心中都認為:最終伴我走過一生的那個男人一定是英俊瀟灑的,見他第一眼的感覺就像被雷擊到了一樣強烈,然後冥冥之中有個聲音說:就是他了,就是他了……哪怕他口袋裏連10元錢都沒有,哪怕他從來不疊被子、不看報紙,哪怕他連根麵條也煮不熟……這對男人來說當然不是什麼大的缺點,可難道以後你想過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
幾乎沒有多少年輕女人會意識到,嫁給一個人是在選擇一種生活狀態。她們都認為結婚是因為相愛太深,但婚姻不過是信守了共守此生的承諾,和他一起麵對風風雨雨而已。要知道,愛情是“此時此地”,事關現在,但婚姻卻是“從此以後”,事關一生。衝動的時候你說“我們結婚吧”,結果你發現,你嫁給了無數個等待的夜晚,嫁給了隻播足球的電視,嫁給了一堆臭襪子和髒盤子……嫁給一個什麼樣的人就是在選擇以後過什麼樣的生活,是窮困還是富有,是整潔還是邋遢,是平淡還是激情,都取決於你的選擇。嫁給一個精神富有的人,就是嫁給一種尋求富足精神的生活狀態;嫁給一個老實巴交的人,也就是要過一種平淡無奇的生活。
所以,女人要嫁的不僅是一個男人,更是一種生活。要在一起生活,適合往往比喜歡更重要。不管你們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認識並將走進結婚的殿堂,你可能一直在意的是自己真的愛他嗎?他真的愛你嗎?但你可能從沒想過,你們適不適合一起生活。有的女孩會說:“管他呢,我喜歡就行了!”年輕的女孩,現在你已經要成為別人的妻子了,你還要這麼倔強、這麼固執嗎?沒錯,愛是很重要的,但對於結婚來說,遠沒“適合”來得更重要。
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的結合。男女本就是兩個星球的人,你能不能適應對方星球的文化、氣候、人際關係,簡單來說就是生活習慣、婆媳關係?你慢慢就會發現,你之前眼中的他隻不過是冰山一角,現在他將給你展示出他真實的一麵。
當然,勇敢的女孩會像對待所有的困難一樣迎麵而上,積極地處理自己嫁進門而帶來的家庭新矛盾,並適應新家庭的社交環境,比如他們的親戚和朋友,當然還得磨合你們的感情,互相尊重,適當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