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收入重在收心(2)(1 / 2)

很多創業者的公司在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便無法繼續前進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分享”不足、員工的積極性受挫造成的。所以,創業者在創業之初不妨建立一個分享製度,這種製度看似“務虛”,但它能反映創業者的創業思路和意圖,那就是大家共富。同時,它也更能體現個人的胸懷和誌向。員工知道創業者不是僅僅為了自己在奮鬥,他也是為了大家共同富有而奮鬥,那麼,他們工作起來就更加有動力,更加心甘情願。這樣一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馬雲的做法不僅讓員工分享了他的成功,同時也讓公司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如果我們也借鑒馬雲的做法,那麼,我們也許會成為另一個馬雲。

另外,分享機製的建立在創業初期就能給創業夥伴以明確的收益分配權利,它具有明確的製度化要求,會從根本上解決合作夥伴對未來的擔憂。因為,合作夥伴會比較放心地與創業者同進退。所以,分享製度的建立對於創業者來說十分必要。

創業秘招創業者該怎樣進行財富分享?

秘招一:公司收益分享

李佳是個講義氣的人,當初和他一起創業的人至今仍追隨在他的左右。原因很簡單,李佳很能體恤下屬,從來不獨享公司利潤,公司有多少利潤,他留好了公司運作資金,便會按比例分給手下的工作人員。所以,李佳手下的員工都死心塌地地跟著他。員工都知道李佳不會虧待他們,隻要他們肯努力工作,就會受到厚待。所以,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很高。一次,李佳的公司遇到了比較大的困境——資金周轉不靈,所以他決定裁員。當員工知道這個消息後,都來到李佳辦公室對他說:“我們願意削減工資,請不要裁員,同事們個個都是認真幹活的人!”聽到大家這麼說,李佳非常感動,既沒有削減屬下工資,也沒有裁人。經過一段時間艱難的跋涉,李佳的公司終於渡過了難關。員工們也越來越信任李佳。

與員工進行收益分享,並不會使公司的財富減少,相反還會使公司更加平穩地運作,不會因為利益分配不均而使員工有二心。

秘招二:配股分享

常勝和幾個哥們兒合作做了一家公司,當初談好按個人投入量配股。隨著公司業務量的擴大,公司走向正軌,常勝打起了小算盤,他認為自己付出的比其他人多,他動用的人際關係比其他人廣,他對公司的貢獻最大,所以他應該拿到足夠多的股份,於是,他把股份進行了再分配。這一分配就破壞了原來的約定,大家對原有的分配製度還比較滿意,但常勝這一番改革把自己的股份增加了很多,他們在公司股份中的比例明顯減小了。幾個哥們兒不願意了,心想:當初你賴死賴活地要我們出資跟你合作,現在你又搞這個,便宜都讓你自己占了,這算怎麼回事兒呢。由此矛盾開始了,沒過多久,大家因為對股權分配不滿而分崩離析。常勝的公司也因此陷入了癱瘓狀態。常勝十分後悔當初的舉動。

創業者進行配股的時候要小心,不要以為自己貢獻多一些就要占大頭,有時候,領導力並不是靠絕對的股份來說話的,它還需要厚道和分享。

內行做門道,外行不看熱鬧

很多創業者並不是他所在行業的精通者,他們隻是熟悉這個行業的運行情況,隻是對這個行業比較敏感,真正就技術層麵來講卻是個門外漢。然而,往往就是這些門外漢將公司經營得很成功。馬雲對互聯網技術就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但他所帶領的互聯網企業卻無比成功。

馬雲很少幹涉技術人員去設計自己的作品,他說:“因為我不懂技術細節,而我的同事都是世界級的互聯網高手,所以我尊重他們。他們說該這樣做好,我說好,你就這樣去做吧!試想一下,如果我很懂技術,我就很有可能說,這樣沒有那樣好,我會天天和他們吵架,這樣就沒有時間思考發展問題了。”

馬雲對工程師的工作采取尊重、不幹預的態度。開始公司裏隻有三四個工程師的時候是這樣,後來公司的技術人員增加到了幾百人,馬雲還是這樣做的。馬雲把他們當作公司的主力軍,甚至讓他們享受特殊的待遇和政策,並且還為他們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

但是,馬雲並不看熱鬧。他認為,技術很重要,但技術並不是第一位的,技術要為商業模式服務。馬雲不幹預技術細節,但他要管理技術設計。馬雲就像公司的技術監察員一樣,有時候技術人員作出一件東西說這件東西非常好,他用了一下不會用,便要求技術人員修改。因為馬雲認為,如果他不會用,那麼,85%的人也不會用;如果他會用,那麼,他還可以拿出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