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伽藍大殿//內
鳩摩羅王:王大人!聽說摩訶震旦的天雷一響,阿羅那順的百萬大軍就土崩瓦解了。這震天雷,王大人能否賜教?
(鳩摩羅王拍掌,侍者捧出一盒貝葉地圖。)
鳩摩羅王:尊敬的天可汗使者!此為全天竺圖,今獻與大唐,隻求賜教震天雷的——
王玄策:童子大王!摩訶震旦的聖人雲,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這個震天雷啊,玄策是不得已而用之,大王還是不要太上心為好啊。摩訶震旦的聖人又雲,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誌於天下矣。
鳩摩羅王:王大人!此話何解?
王玄策:聖人說,兵器是個不祥之物,不是道德高尚的君子所常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之時才用它,仁明的君主應該淡然處之。聖人教導,使用武力取勝之後,也不要自鳴得意,如果是自恃武力威懾別國,這樣的人,和屠夫又有什麼區別呢,這種人是不可能得誌於天下。
鳩摩羅王:那,本王如何才能得誌於天下?
王玄策: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聖人的教誨是,以自然之道來輔佐天下百姓的明君,是不會依仗軍隊來稱霸天下的。因為,窮兵黷武這種事,必然會得到報應。你看看,軍隊所到之處,必定毀城壞地,大戰過後,也一定是農田荒廢,到處荊棘橫生。所以,善於用兵的人,隻要達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並不是自恃兵力強大而逞強好鬥,這樣的人,才有可能得誌於天下。
鳩摩羅王:不以兵強天下?那麼,本王該如何用兵、如何治國、又如何取天下呢?
王玄策: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聖人教導,不是如何去奪取天下,而是要以無為之治取信於天下。
鳩摩羅王:聖人教導,如何治理天下?
王玄策: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鳩摩羅王:此話何解?
王玄策:聖人言,不推崇智慧賢能之人,民眾就不會爭強好鬥;不珍視難得之財物,就不會有賊盜出現;使民遠離聲色名利等**,民心自然就不會迷亂。所以聖人治理天下,就是要使人民都保持自然淳樸的本性,都能夠安居樂業,讓那些有機心的人也不敢妄為,這樣,人人都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大家都順應著自然的無為之道而行,天下則無不治矣。
鳩摩羅王:那麼,聖人又是如何教化萬民呢?
王玄策: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又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鳩摩羅王:啊!以百姓心為心!
王玄策取出畫師閻立本所繪的《老子出關圖》一軸,和梵本《道德經》,呈送鳩摩羅王:童子大王!這是東方聖人的經典《道德經》與其聖像。
鳩摩羅王歡喜拜受老子像和《道德經》:感謝天可汗!感謝天可汗的使者!
王玄策:大王客氣!這梵本《道德經》,是玄奘大師所譯。
鳩摩羅王:南無摩訶耶那提婆!王大人,請代鳩摩羅及本國人民,問候玄奘大師,敬祝佛安!
王玄策:大師也問大王好啊!
鳩摩羅王:感謝王大人,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本王,明天就領軍退回迦摩縷波。
王玄策:大王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