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八 舉世無雙(二)(2 / 3)

“儀王殿下?”邵宣也一怔,隨後不免以手扶額,“好。好得很。都道我去攀附儀王了是麼。”

“難道不是?”夏君黎道,“這麼多雙眼睛都看著了,又不是我一麵之辭。”

邵宣也冷笑:“便沒人想想我邵宣也在這禁城十幾年,何時攀附過誰?不過是陪著儀王殿下去思仙樓赴一趟沈公子同秋姑娘的喜筵——若不是陛下叫我去,我能站在他邊上麼?我本想將這差事推給張大人,畢竟儀王出入之周全一向是殿前司的職責,可張大人事先已定了那日值守內禁,不出去,夏大人又要看顧全局,管不上別的。陛下說,儀王親往江湖人物雲集的所在不免叫人放心不下,要我跟去照看,我如何再推拒?除此之外,我何時又與儀王殿下有過往來——隻此一事,竟便令人微詞至此,連你也這般想?”

“隻怕——正因你從來不結交倚靠,所以那一趟才愈發引人議論。”夏君黎道,“若是陛下安排你去的——那看來我們都想錯了。他莫不是特意要讓人這般想?就算沒有今日刺客之事,他也編排好降你的說辭了。”

邵宣也轉頭哂笑:“反正我邵宣也一向不得上眷,降不降卻也所差不多,比不上殿前司張大人,這便要越過了我去了。”

“我反倒覺得,你將來在這內城還有無限可能,至於張庭——雖然今日得了提階,卻隻怕已路盡於此了。”

他見邵宣也盯著自己看,便解釋:“聖上早已知曉張庭背後一直是慶王,慶王卻要走了——可見他對慶王之態度已是明了了。你說,這種情境下,張庭往後還能再往上走半步麼?他得的這半階與其說是今日所遭之補償,倒不如說——是將來再也沒有升遷之機的補償。我隻是正巧送了個因由。”

邵宣也想了一想才道:“如此……你這話是有道理,但卻也不能說死了。他還可以轉投太子,將來……太子總要繼位,那時候豈不就翻身了。”

夏君黎瞥他:“原來你這麼懂,你怎麼不去投靠太子?”

邵宣也微微一噎,隨即道:“朝堂之內,不就是這點事。誰不知道太子朝內朝外,勢力向大,心腹眾多,隻有兩司禁衛這條線,因了你師父之故,他一直插不進來,弄得頗為不睦不快。他自不是沒試拉攏過我,想來也不可能沒拉攏過張大人。我此前不曉得張大人可曾暗中向他投靠,依你所說,他靠的是慶王——那必是不便回應太子的示意;可現在慶王退出了京城,你們今日又鬧得如此難堪,太子焉肯放過這再次拉攏結盟的機會,自然會再行試探——張大人若是習慣了有人撐腰,就算太子不來,他自己也會靠去——你想想可是這個理?”

“我沒問張庭,是問邵大人怎麼不去投靠太子。”夏君黎笑道,“反正外頭都說你靠了儀王了——不如幹脆靠個好的?”

“君黎大人這是說笑吧?”邵宣也看著他,“難道你覺得我——”

“張庭剛剛在帝前得了警告,就算還想附勢,未必這麼快就有膽,定會謹慎一陣。你露出與儀王交好的架勢,或許太子覺得你也沒那般堅不可攀,又聽說我將你也降了品級,便來找你結交也未可知。聖上雖然看來頗是介意臣下倚勢結黨,但對太子好像寬容許多,到時候——你未必不能應允。”

邵宣也若有所覺,“你這不會是想讓我在太子那做內應?這便是你適才說的——想讓我‘幫個忙’?”

“沒錯啊。”夏君黎欣然承認,卻又有些喟然,“我隻覺身邊到處是別人的內應,內城裏,黑竹會裏,沒一處清白幹淨,我為何不能也往別人那埋我的人?”

“你怎知——我就是自己人?”

夏君黎看著他:“你若不是自己人,我可就滿盤皆輸了。”

邵宣也既不應是,也不應否,隻是沉默,末了隻道:“不早了,我還是先走了。俞瑞那老……那名雖掛在我這,人我可真不管。”

“邵大人,”夏君黎叫住他,“都說你這人從沒朋友——你在內城是不怎麼交朋友,但你在外麵,還是有不少朋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