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陸正自然也早早看見了這個極險的彎,倒卻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甚至還不如剛才那麼專注緊張,一直不見他有什麼動作,任由馬車飛快的向前奔去。眼看處於前方的那三匹馬即將衝進那險彎小溪,突然,伴隨一生脆響,長鞭提前而至,抽在三馬左側。原來陸正一直死死盯住前三匹馬的馬蹄,等到現在才出手!
三馬受到鞭擊,頓時嘶鳴著掉轉方向。陸正隨即用力一扯韁繩,收住居中的兩匹馬,又急速兩鞭子抽出,幾乎不分先後,分別抽在前排最左側的小白和後排最右側的小黑身上,鞭子落得極狠。兩匹馬吃痛之下,王同時爆發出最強的衝擊之力向前衝去。在這兩股左右擰轉的衝擊力作用之下,馬車竟被甩得淩空飛了起來。
陸正也隨著馬車被甩了起來,但他絲毫沒有慌張,沉聲一喝,又是連續幾鞭子抽出打在半空,將六匹馬的速度提到極致,同時收緊韁繩,調動兩匹居中的黃馬的方向。隨著六匹馬在陸正的操縱之下同時發力,馬車就在淩空中被六馬直接拖過了彎,轟然下落在前方的車道上,繼續向前行駛。不一會兒,便駛出了所有彎道。
心兒這才籲了口氣,緊握的雙手慢慢鬆開,一陣刺痛,才發現手上被指甲掐出了深深的紅印子,連嘴唇都有些發痛,原來剛才她緊張得咬住了下唇,自己卻沒有發覺。
一旁的樂先生發出了由衷的讚歎之聲:“見時見機,妙哉!”
陸正再度折返回到原點之後,第三項的考核開始,溪流隨之消失不見,地上又冒出了一大片的石柱,將車道淹沒其中,這項考核叫做亂中道。其難處便在於要在紛亂的石柱之中找出正確的車道,而且在前進後退之中不能碰觸石柱,考驗著陸正選擇道路的精準判斷,以及操控馬車在狹窄空間的閃展騰挪之能。陸正站在馬車上稍作瞭望,不一會兒便衝進石柱陣中,毫不費力便通過了。
接下去的兩項分別是第四項樂於舞和第五項逐所求。樂於舞,並沒有特殊的地形考驗,就是讓陸正駕車在平地上往來驅馳,著重在於做到在馬車掉頭旋轉之時的流暢,要讓馬車展現出一種舞蹈一般的感覺。
逐所求,顧名思義,就是要陸正趕著馬車追逐獵物,將獵物驅趕一側,逼入死角。李儀給陸正選擇的獵物是三頭小鹿。要知道小鹿最善奔騰跳躍,十分靈活機敏,而且生性膽小,聞聲即逝,自然是最難驅趕。但陸正卻是謀定而後定,先是一通鞭聲,驚擾三頭小鹿,讓它們往來驚走,消耗氣力,然後才駕駛馬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三頭小鹿驅趕至角落。
五項考核完畢,陸正驅車來到高台之下,跳下馬車,將長鞭執在手中,單膝點地,跪在下麵。樂先生率先鼓起了掌聲,心兒更是跟在後麵使勁的拍手。
李儀走下高台向陸正走去,同時右手一伸,戒方倏忽出現在他手中,同上次陸正習完射禮一樣,李儀用戒方按在陸正的頭頂,喝道:“陸止一!”
陸正恭敬的應聲:“學生在!”
李儀道:“六馬既禦,五核已畢。你今日已習得禦禮,為師問你,禦禮之道如何?”與上次直接說出射禮之道不同,這次老師竟是要讓自己來說出何為禦禮之道。
陸正雖然有些意外,卻沒有慌張,因為他在這段日子駕馭馬車之時,便有很多的感悟,而他自己也已經經默默思量了很多,於是認真想了一想,答道:“禦禮之道,先知之,後主之。”
陸正的話是什麼意思呢?
禦禮的最開始,老師是要他馴服小白。陸正在馴服小白的時候,發現小白根本不讓自己靠近,於是就一直在想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去跟小白做朋友?這還是在樂先生用彈琴來啟發陸正,才讓他想到的。但他一直想不清楚怎麼跟一匹馬做朋友?
直到他嚐試了無數的辦法,後來終於跟小白熟悉起來,回過頭來思索,才明白其實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去了解小白。而了解的方式,就是去觀察、去思索、去理解。
觀察,就是去觀察小白到底是怎麼樣一匹馬?包括陸正眼中所能看見的關於小白的一切,它的外貌特征、行為習慣,每天都做些什麼,愛吃什麼等等。比如,陸正就發現小白喜歡追著蝴蝶玩。
思索,則是去思索之前小白的所有行為都意味著什麼?比如它喜歡追蝴蝶,就是貪玩好動。經常不理睬人,因為它是馬王,天生性格高傲。
理解,則是接受小白是一匹馬,而不要用自己的脾氣去對待它。比如小白如果不願意搭理自己,就別老去招惹它。也不要對它胡亂發脾氣,而要去進一步觀察、思索為什麼它不樂意搭理自己。
這些說起來十分簡單,卻需要十分的耐心,和不斷進行嚐試。在這個過程之中,陸正甚至還模仿小白的動作,時間一久了,陸正都差點以為自己也是一匹馬了。不過卻讓他意外發現了馬兒腰臀合力的發力方式,從中獲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