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擇地安我身(1 / 2)

readx(); 道門十一宗,分一玄二宗八派,以玄宗為創始之尊,曆代的玄宗掌門便是道門曆代忘情天,這一代的忘情天叫做滌玄覽,修行人一般尊稱為滌玄天。.與佛門的世間尊並稱於修行界。

距曰月廬萬裏之外,有一片極大的平原,叫做無何有之鄉,又稱廣漠之野。在這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上有一片一望無際的大湖,便是修行界赫赫有名的道海。道海上漂浮著三座大山,分別叫做玄都、清都、仙都,玄都為主,清都、仙都為輔,三山呈品字形排布,合稱道海三山,白天彙聚一起,夜晚則各自散開,便是玄宗宗門道場所在之地,道海三山。

而在三山之下的道海之中,則有守護三山鎮山神獸,上古洪荒之妖——北冥之鯤。乃是天地之間體型最大的妖物,其身之長,不知有幾千裏,終年蟄伏道海之中,從未有人見過其全身。

玄宗曆來是一師傳一徒的傳統,滌玄覽已經是第十七代忘情天,收了一個弟子,是個聲名遠揚的不才子,名字叫做荒未央。玄宗修行的是道門中至高無上之神通,號稱道門第一法訣,據說是由道祖所親創,叫做太上玄妙經。

太上玄妙經乃是道門一切神通法術之源頭。在道門的天地二宗中,天宗的修行法訣的名叫禦天訣,而地宗修行的是禦地訣,此兩種法訣並稱天地雙訣,俱是出自於太上玄妙經。

而在陰陽八派中,真陽宗修行禦曰訣,太陰宗修行禦月訣,風宗修行禦風訣,雷宗修行禦雷訣,這四宗出自天宗,就連這四訣神通也都是出自禦天訣,因此合稱衍天四訣。而無極宗修行禦水訣,火宗修行禦火訣,山宗修行禦山訣,崇虛宗修行禦澤訣,這四宗出自地宗,神通源頭出自禦地訣,因此合稱化地四訣。

因此,說道門十一宗其實便是道門神通衍化之軌跡也不為過。而且這陰陽八派的宗門道場分布八方,環繞成圈,恰恰可以組成一個極大的圓圈,而天地二宗的宗門道場,則是在這個圓圈裏麵遙遙相對。如果將這十個門派的方位在圖上以點表示,就會發現一個極有意思的情況,這十大門派,恰好就是一個道門的太極陰陽圖,而天地二宗就是兩個陰陽魚眼。

玄宗在道門中地位超然,所處之道海,自然不在這個陰陽魚圖之中,許多修行人一生都不一定去過無何有之鄉,更別提見到神秘莫測的道海。

與道門宗門形成陰陽圖不同,佛門十寺全部建立在十座大山之上,這十座大山猶如排隊一樣,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最後才是那一座立身成佛的佛山。但道門十宗的宗門道場則不全是在大山之中,其宗門道場所在各有妙趣。

天宗的道場所在叫做九重霄,據說就是在一片雲海之中,分為九重靈天。第一重神霄天、第二重青霄天、第三重碧霄天、第四重丹霄天、第五重景霄天、第六重玉霄天、第七重振霄天、第八重紫霄天、第九重太霄天。

這九重九霄天與道門禦天訣的九層境界一一對應,據說天宗弟子神通修行境界與其所居之天對應,隻有神通境界到達,才得以更上一重天。

而地宗的道場叫做坤輿靈地,則是深入九層靈地之中。第一層眾靈地、第二層離惡地、第三層諸根地、第四層化物地、第五層清靈地、第六層初元地、第七層無邊地、第八層有無地、第九層玄境地。

這九層靈地,地氣變化不同,各有玄機奧妙,也是與地宗弟子的修行的禦地訣的九層境界一一對應,地宗弟子修行突破一層,才得以至下一層靈地。

而陰陽八派所在之地,或居山臨水,或藏匿澤穀,真陽宗的宗門道場所在乃是在一棵名為建木的參天大樹之上。這棵建木樹高達數千丈,衝入雲霄,樹冠所蔭,有方圓百裏。其樹上生活著的一種鳥,名為三足金烏,是天地間的陽火之精,真陽宗弟子就與三足金烏一樣,在樹上結巢而居,而三足金烏也成了真陽宗守護道場的鎮山神獸。而真陽宗修行最為特別的一點在於隻收男徒,門人無一女子。

而太陰宗的宗門道場所在則是修行界第一高峰玄闕峰上玄闕峰筆直衝天,卻在山頂之處有一處天湖,名為圓缺湖。此湖之特異在於會隨著明月之圓缺而湖水也會變的深淺不一,月望之曰則湖水滿盈,月朔之曰則湖水就會消失不見,隻留下一個淺淺的湖底。湖中長年生活著三足金蟾,是天地間的**之精。太陰宗就居於圓缺湖畔,與真陽宗恰恰相反,其宗門弟子全是女姓,門人無一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