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知身境(1 / 2)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陸正回到木屋,推門進去一看,自己的蒲團之上竟然坐著一個人,正是掌門淵無咎。陸正趕緊下拜行禮。淵無咎笑道:“起來吧,昨天晚上你鬧出的動靜可不小哇!”

陸正麵露疑惑,不知此話何意。淵無咎見狀,便將他昨晚一嘯驚動九重天的事說了。陸正原本已從那些記名弟子奉承自己時的隻言片語中聽見一些,但當時不以為意,此時才確信一切,當下有些不好意思道:“那我豈不是吵到很多人?這可實在是不好意思啦!當時我身體裏有好多氣一股股地不由自主就從嘴裏冒出來了,連我自己都控製不住,可不是自己真的想叫。後來還是因為你掌門的那道心念,我才知道那是元氣循經,在驅除體內後天雜氣的緣故。”

淵無咎笑道:“我見過到達這一步的弟子也不少了,即便是驅除雜氣,其他人可沒有你這樣聲勢駭人!他們往往是在穩固元精之時就漸漸將雜氣排出,等到了元氣循經之後,其實剩下的雜氣已經不多了。哪有像你這樣一口氣突破三重境界,直接入了知身境小成境界的!”

淵無咎竟然也提起知身境,陸正便趁機問道:“掌門,究竟什麼叫做知身境?”他之前聽大金龍和慎虛師叔提起,但始終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而大金龍曾說過等他到了知身大成再去找它的話,沒想到現在淵無咎竟然說自己已經是知身小成了。

“哦,以前還有人跟你提起過知身境嗎?”淵無咎一下就從陸正的話裏聽出一些微妙來。

“我聽慎虛師叔提過啊。一次是在夢裏,一次是見他給人接骨治傷之後,跟我無意中聊起的。但他不告訴我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等我拜師之後,師父自然會告訴我的。掌門,是不是你也不準備告訴我?”陸正答應過大金龍不向他人透露它的存在,自然省下不提。

淵無咎見他神情迫切,便道:“這也不是什麼要緊的秘密,慎虛不告訴你,隻怕是因為他自己也沒有知身大成。所以不敢隨便說罷了。隻是你也沒有問過那個讓你做了那場夢的人嗎?”

淵無咎竟然是認得那個倒騎牛的古怪少年的。難怪絕口不問陸正怎麼會說在夢裏聽見。陸正轉念一想,他可是天宗掌門,怎麼可能不知道天宗裏的事呢?當下道:“掌門您也知道他讓我做夢的事啊?您認識那個騎牛的少年嗎,他每次來都是問我要魚吃。要麼就是戲耍我。我也不知道他是誰。連他的臉都沒見過,所以沒有問過他。”

淵無咎嗬嗬笑道:“他雖調皮了些,但對你並無壞心思。讓你做這一夢倒也是有些好處。暫時不提他了,日後你自然會知道他是誰了。”淵無咎沒有直接回答,但卻是變相的承認了。

陸正心中暗暗驚訝,他聽得淵無咎言語之中對那少年十分客氣,甚至感覺是平輩的口吻,這少年的身份倒是越發神秘了。隻聽淵無咎繼續道:“所謂知身境,其實說的乃是一種修行境界!”

修行境界?陸正暫時不去想那少年的事,他記得樂中平跟他說過,天宗修行的是禦天訣,和地宗的禦地訣並稱天地雙訣,同出於太上玄妙經。禦天訣總共有九層境界,第一重神霄天、第二重青霄天、第三重碧霄天、第四重丹霄天、第五重景霄天、第六重玉霄天、第七重振霄天、第八重紫霄天、第九重太霄天,跟九重靈天一一對應。但是這其中好像沒有一層叫做知身境的啊!這是怎麼回事呢?

淵無咎心思十分細密,見他露出疑惑之色,不登陸正開口詢問,便詳詳細細將何為知身境解釋了一遍。

原來,因為修行界中修行人所修的法訣種類繁多,修持的方式也千差萬別,修行人對每一種法訣對於所達到的層層境界的定名和分類往往截然不同,互相之間很難比較。而且每個門派對於自身的法訣也絕不會輕易外傳。

因此,修行人自有一套衡量每個修行人境界高低的標準,不問其所修法訣之中境界超脫之妙,純粹以神通劃分,將修行境界分由低到高為六層,分別叫做知身境、知心境、知道境,知命境、知天境、脫天境。

其中除了脫天境內更細分為諸物不及、諸法不及、諸緣不及三個境界外,其餘每一個境界都隻有小成和大成的分別,入了該境界便是小成,而處於該境界的巔峰,即將突破,便是大成。

所謂知身境,並不是修行界中哪一部法訣所要經曆的境界,而是一種修行人對修為境界高低的一種衡量。修行界中的修行人,即以此來劃定修行境界的高低。

知身知身,顧名思義,意思便是其知止於自身。

如何算是入了知身境呢?

這就體現了佛道修行方法的不同了。在道門的修行之中,視身為患,稱肉身為患身,覺得人的肉身之中有許多缺陷,例如先天五髒之氣衰弱、後天肉身有損或者藏有病灶等等。所以道門的修行,往往先是從去掉這些肉身缺陷開始的,首先就是要察知體內一切狀況,所以第一步正是元神化現,入內觀真。例如天宗以小煉形和入真訣讓記名弟子打下基礎,正因此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