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脫乎天(1 / 2)

readx(); 修行境界由低到高,分知身境、知心境、知道境、知命境、知天境、脫天境六重解脫境界,其名雖由聖宗所定,卻為佛道二門所認同。

荒未央身為道門未央天,是將來道門的下一代忘情天,修習的是道門至高法訣太上玄妙經。陸正數次見荒未央施展神通法術,手段玄妙無比,卻始終不知道他的修為究竟是到了怎麼樣的境界。

荒未央連連擺手道:“你來問我的修行境界做什麼?難道我的境界高一些,就會讓你覺得更有說服力嗎?天地之間,生生不息,我告訴你,是你不明生生,所以才見生死。想要起死回生,那是違背天地,違天者不祥!我勸你還是不要生這樣的心思。至於我的境界,嘿嘿,不可說,不可說!”

葉小秋在一旁道:“有什麼不可說的,他的修為剛剛勘破脫天境,雖然境界上與佛門的三十二相相同,但是火候上卻還差了一分,三十二相比他早一年勘破脫天境界。”

荒未央臉色一苦,道:“小秋啊,我知道你是愛我疼我,是為了激勵我修行精進,但是你這樣拆台,那我以後還怎麼裝高人呢!三十二相那小子,奸詐狡猾,我可是個老實人,當然比不上他。”說著,似有深意的看了陸正一眼,但陸正心中在思量著什麼,沒注意到他的眼神。

違天者不祥?那荒未央為什麼還要跟自己說起這天地根起死回生的奧妙,一邊說出了這種話。一邊又讓自己不要生出這樣心思,幹脆還不如一開始就閉嘴不要說。這分明就是很故意啊!這荒未央到底是有意的呢,還是無心的呢?忽然想到葉小秋說荒未央的境界是脫天境,脫天脫天,豈不是脫離了天地的拘束,既然天地且不能拘束,又哪有什麼違天的事呢?

是不是,隻要自己修行到了脫天境,收集到了天地根。就有希望將九哥複活了!一念至此,陸正心中生出無窮的歡喜。剛想要向荒未央求證,轉念一想,荒未央分明就是已經用這樣的啞謎告訴自己了,若再去逼問,他隻怕什麼都不會說,便放棄了這個想法。轉而又激動不已。自己真是太笨了,來到了修行界,見到了那麼多神仙一樣的修行人,怎麼還會隻顧著想要修習神通去報仇,而不去想想有什麼神通法術可以將九哥起死回生呢?

隻不過收集了天地根,具體怎麼才能將九哥複活呢?這個念頭陸正此時卻沒想到。他一心沉浸在九哥複生有望的歡喜之中,想到的最重要的是如何盡快修行到脫天境。幸好,眼前就有一個脫天境的人在。

於是陸正道:“都到了脫天境了,你還不算高人嗎?我看你的樣子比我大不了幾歲啊,太上玄妙經這麼厲害嗎?你已經到了脫天境界了。而我才剛剛突破知身境,你這是怎麼修煉的啊!我修行禦天訣。也能那麼快修到脫天境嗎?”

荒未央道:“哎,這你就說對了,太上玄妙經乃是我道門第一法訣,更是道門的天地二宗,陰陽八派所有法訣的源頭,精微奧妙,不是你這樣的智慧可以測度的。至於能不能那麼快修到脫天境嘛,法訣固然很重要,但是修煉這回事嘛,還要論一論‘三一之道’。”

陸正疑惑:“三一之道?”

荒未央掰著手指道:“不錯,所謂三一之道,簡單來說就是三看一叫。三看就是看天分、看性情、看機緣。天分要高,性情要好,機緣要具足,三者兼備才有一叫。三者缺一,修行如登天,三者若缺二,修行如同開玩笑,如果三者皆無,那還不如趕緊回家睡覺。”

陸正:“一叫?”

“叫師父啊!”荒未央搖著頭:“即便你天分高、性情好、機緣足,沒有一個好的師父教你,那還修個鬼!哎,這樣都不明白,看來你的天分已經缺了,真是悟性極差。”

陸正習慣了他取笑自己,何況他心中正關心九哥複活的事,也不介意,又問:“那究竟怎樣才算天分高,怎麼樣的性情才算好,什麼樣的機緣算是好機緣呢?”

荒未央答道:“天分高不高這種事呢,你是想也不用想了,這事跟你沒什麼關係。至於性情嘛,修行之道,劫數重重,必有堅忍不拔、苦心恒誌,方能成就,切忌機巧浮慢之心,自是好異之心,畏難思退之心。從這些來說,我看你的性情還算不錯。

至於機緣嘛,世事福禍相生,說是福,說不定招來禍事。說是禍事,其中卻必有福運,就看人能不能把握了。修行人雖趨利避害,但卻不避禍福,自有承當。因此論及機緣,不論好壞,隻問是否具足此機此緣。說起來你的機緣嘛,嗬嗬,我看整個修行界所有修行人加起來也趕不上你的機緣,真是咄咄怪事,看來你命中必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