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念(1 / 2)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嗬嗬,多謝前輩關心了!晚輩遊曆人間甚久,多見凡人行事難分天人,不入修行卻動輒稱天意,我輩修行人既入修行之道,當明白所謂天意亦即人事,兩者不二。決定在我便是我,此外皆可算作天意,因此萬物生靈便是天意,身旁他人也是天意……如此方知己僧動靜,哪怕一言一行,莫不出之我口我心。

當初進入天宗,是大夏龍圖自願,之後出走天宗,也是大夏龍圖自己的決定。至於外在的緣由,不過都是大夏龍圖的思量依據而已,於我本心又如何能夠混為一談呢?嗬嗬,萬物生生化化,而人行乎所願之中,是為知天之境。這天地之間又焉有能左右大夏龍圖之人!前輩已經是脫天境界,應該是早就明白這個道理的吧?”

入於知天境界的修士,所求解脫不在所處之際遇的從心所欲,這隻是人間凡人欲心之放大。修行人洞徹身心,於萬物中立道而行,故深諳造化之情狀,能直探天人相合之妙,所以在變化之境中的不舍自我,是為解脫。從天地之間的所遇來說,修行人不論何種際遇之下,哪怕是凡人所謂的心甘情願也好,或者是被威逼脅迫也罷,修行人都會做出自己的選擇,這選擇之中便是修行,便見天人之分!

說出這段話的時候,大夏龍圖聲音平靜,一改現身以來略顯憊懶的口吻,所言別有一種高渺意境,令在場聞者皆有所省悟。同時。他這幾句話巧妙地避開了忘我老人對於他和淵無咎過往的咄咄逼問,卻借境界之談將很多話都說清楚了。大夏龍圖對待忘我老人的態度明顯跟一般的修行敵視邪修的態度不同,似乎在他的眼裏,眼前的邪修和其他的修行人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分別。相反,在言談之中他似乎還因為忘我老人修為高超而有幾分敬意。

一時間,率意山上下的許多世家和宗門修士都麵露深思之色,大夏龍圖的話讓他們對修行之道的理解有了許多新的領悟,等於是別開一層天一般。當然了,也有不少散修修為境界低微,根本不懂大夏龍圖所說的話中的意思。隻是覺得枯燥無比。但又不敢發作,紛紛無趣地坐了下來,心裏想的是這天意花究竟什麼時候才能降世!

也許忘我老人也覺得再糾纏在這個問題已經沒有多大的意思,但要他放棄。似乎又有些不甘心。於是他冷笑一聲。又道:“他人便是天意!哈,本君明白了,說出這樣的話。大夏龍圖你是想要成為他人之天嗎?所以你才來到此地,意圖阻止天意花不被你所不願之人得到。這麼說,你大夏龍圖自認倒是在天意之上了?”

說著,他又伸出手一指,指著淵無咎道:“真是無獨有偶啊,如今天意花降世,你曾經的師弟、這位道門新任的忘情天卻在這率意山立規,限製道門弟子爭奪天意花,自己不取也就罷了,還要阻撓他人的天意。嘖嘖,這一點你們這一對師兄弟倒果然是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哈哈哈哈!”

“十裏方圓稱天意,誰欲得之?邪修無智,狂言論天,若真是天意,又豈在這區區方圓十裏之內?”麵對忘我老人的詰難,一個清音從雲台之上竄起,嘹亮驚人,引動那些懶洋洋的修士都是精神一震,眾人翹首。

淵無咎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忘我老人之言至始至終句句都在挑唆,先前是在他和大夏龍圖之間,見兩人皆不為所動,又轉而挑唆起道門弟子來了。這天意花乃是不世出的靈藥,對修行人誘惑極大,道門弟子豈有不欲得之之心,隻是礙於忘情天之戒命不敢妄動罷了。如今被忘我老人挑破,難免心起波瀾,所以淵無咎這才不得不開口反駁。

隻聽淵無咎繼續揚聲道:“天地生物不測,或有益,或有弊,此所謂天地不為人而生物。天意花究竟其實不過是一味靈藥而已,因有大益於修行人,號名天意罷了。難道所謂天意,竟真的會存於幾朵靈花之中嗎?真能識得天意之人,更在於知己身何處何往,縱使天意加身,也未必肯受,而不是寄托於幾朵靈花之中,此為我道門弟子修行。凡我道門弟子,能知得此意嗎?”

這最後一句淵無咎是沉聲喝出,自然是衝著在雲台之上的道門弟子說的,喝問之中帶著一道心念送出!

這道心念之中蘊含的不是其他,正是淵無咎在知天境界對於天意的重重解悟,但是心念之中並沒有直接闡述他的層層修行所證,而是一種更為玄妙的意境展示,能夠讓接觸到這道心念之人皆能遙感其中的意境。

修行人的心念有著種種不同的玄妙之用,變化無方,隨修行人神通求證而施展,不僅可以在心念之中寄托微妙言語,也能夠展示元神所化種種所見所聞等等。但此刻淵無咎所用的又有所不同,他是直接以心念呈現出自己種種心境,並不涉言語見聞!這情形好比是淵無咎拿出了一件物品,讓眾人看見一般!但淵無咎拿出來的並不是有形有質、可聞可見之物,而是自己的心境所感!

如果不是修行人是很難理解這種玄妙的,若不是神念領悟了天地造化,在隨身洞天之中求證過造化天地之境,是萬萬做不到如此的!而且展示這樣的心念,縱使是對於擁有知天修為的淵無咎來說,也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這是極為消耗神念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