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知敬鬼神而遠之(1 / 2)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陸正的解說終於觸及到了最開始他自己提出的問題,什麼是命?但回答他的並不是白衣人師父而是他自己。白衣人師父對弟子的指點,並不是直接回答陸正什麼是命,卻反問他萬物如何而出,並送他進入玄妙定境之中,讓他自行感悟。從修行而言,可以說實在是一種極為高妙的點化手段,令弟子自我成就,氣魄手筆之大,著實讓人歎為觀止。

師徒授受之道,也可從萬物如何而出得所借鑒。萬物之出似有所奉令,但其實不然,萬物自有本性。從師徒而言,倘若為師者不重弟子之自我,弟子每遇一事必有指畫,對其耳提麵命,則往往造成弟子亦步亦趨、不敢擅動。被這樣教訓出來的弟子,一旦師父不在身側,則彷徨茫然無所措其手足。這是弟子自我不立,專以仰賴師命指點的緣故,可稱為陀螺弟子,不抽不動,亦是其師之欺,不知為師之道。

萬物有本性固有萬物之行,但此本性並非有所謂造化之真宰賦予,乃天地運行,垂象成形,自然而然。如弟子有其自我,並非其師所賦予。所以真正有道之師教授弟子,會對弟子做的是指點其疑、增廣其知、磨礪其誌、涵養其情、輔助其道、化成其德,絕不會高推自身之傳、灌輸自身之見、剝奪弟子之知、壓製弟子之求,立理限事,更遑論塞(其耳、蒙其眼、易其心、代其誌了。

在修行界之中,真正高明的師父都懂得啟發弟子,順其性而傳授修行之法,既在關鍵之處指點,又能讓弟子自己去修行領悟。而不是把自己所知的一切告訴弟子。師父有師父的修行,弟子也有弟子的修行。不可相奪。為什麼?因為師父有師父的命,弟子有弟子的命,其心不同,其身不同,其命也不同。

垂象是命、成形是命,所遇自然是命。三者缺一不可,這是陸正所領悟的命。簡單而言,垂象即是有真靈之性,成形即是有生,所遇自然即是有遇,這幾個方麵包括了人生於天地之間的全部之事。有真靈之性才有感應,有生才能與萬物相見,與萬物有所遇才有各種變化產生。在陸正看來,這三部分代表的正是命的三個方麵。出自他自身的領悟。

陸正說完這一切之後,玉佩之中的白衣人笑了起來,笑聲帶著無限安慰,也有不盡的讚許和滿意,隻聽他道:“哈,你這臭小子,總算讓我一番辛苦沒有白費,送你去一見這造化之真宰雖然消耗我不少法力。但你既有這樣的領悟,一切就是值得的。”

陸正一聽。奇怪道:“師父,您說造化之真宰?難道您是認為真有造化之真宰存在嗎?”

白衣人聽的陸正似有困惑,嗬嗬一笑,反問道:“很奇怪嗎?剛才聽你言談之中表現出的意思,你是不承認有造化之真宰對吧!既然如此,那你倒是說說看。你在定境中見到的那個是誰?”

陸正道:“弟子在定境之中的確有所見,一開始隻是聽見一個聲音自稱是他創造了萬物生靈,後來又見到了他化身成人以造化之真宰自認,還變化成我的樣子,但現在想來他肯定不是什麼造化之真宰!”

“哦。你如此肯定他不是造化之真宰?那你覺得他是誰,又是怎麼出現的呢?”白衣人繼續問道。

陸正答道:“弟子認為那不是別人,就是我自己,或者說就是由我的心念折射而來!”

白衣人聞言並不驚訝,卻問道:“哦?為什麼這麼說?”

此刻陸正已明白白衣人師父顯然是故意在讓自己進一步說出所悟,便坦然說道:“在定境之中時,是我見無邊黑色生出波紋,又從中化生萬物,覺得萬物背後有一種力量在操控讓這一切發生,所以才會聽見那個聲音,那聲音也自稱是他命令一切。不過當弟子心念轉變,想到萬物雖然似乎奉令而動,但生靈卻似有不同,尤其是人,所作所為往往出於自己,有其自我。這一念才動,那聲音便化成人身出現自稱造物之真宰來到弟子麵前,並告訴弟子萬物生靈所具的真靈之性是他賦予。”

白衣人問道:“如果不是有這造化之真宰的賦予,那萬物生靈的真靈之性將從何而得呢?你又為什麼覺得這其中有問題呢?”

陸正聽師父這麼問,不由笑了起來,道:“師父,要戳破這個謊言,其實是最簡單不過了!”

白衣人哦了一聲:“怎麼講?”

陸正道:“他說萬物生靈由他創造,皆由他來賦予真靈之性,這樣說來,他豈不就是萬物生靈之父母?按照他這麼說,萬物生靈都應該是他來賦予真靈之性,但是我分明看見,萬物各有其父母啊,無論飛禽走獸,是人是妖,都是由其父母所生,並不是由什麼造化之中真宰創造。如果一定要這麼說,那萬物生靈的父母豈不就是造化之真宰了!所以弟子確信,那什麼造化之真宰必然是假的!”

陸正居然用天地之間如此尋常之事破解,說到這個地步,白衣人卻仍舊不肯放過他,又問道:“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按照你的意思就是沒有所謂的造化之真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