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讓女兒去超市買東西。牛奶、麵包、麵條、啤酒……告訴她是哪一種的,讓她到眾多的品種裏去挑,挑對了,或者沒有挑對;這一次沒有挑對,下一次挑對。她回來了,就總有一些買的過程裏的細節和故事,她越來越喜歡購買,成了超市熟悉的小顧客。
她開始了解了些關於食品的品牌,知道了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味道和價錢,知道買哪幾樣東西需要帶多少錢就夠了,知道了一樣東西會漲價,也會跌價……
她就開始有些懂得了生活,並為那份喜悅而開心。
我希望小孩把書讀好。
我希望小孩有不俗的精神和眼光。
但是我同樣希望小孩能夠在小的時候就懂些生活,而不是“不食人間煙火”,所謂“大智若愚”,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懂,走路的時候,“撞到電線杆上”。
我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奶奶去買菜,奶奶在那個攤頭排隊,我在這個攤頭排隊,奶奶在那兒買好了一種菜,又到我這兒買另一種菜。那樣的生活一點兒沒影響我後來“清高”的精神和性格,相反,給我的記憶和心靈帶來了永遠的滋潤,是一首不斷被翻開朗誦的詩。
小孩會長大。我們都希望他們走入事業。但是我們別忘記了他們都要走入生活。事業和生活是在一起的,你在我裏麵,我在你裏麵,體現不同的趣味和精彩,組成人生完整的風景。
我們都隻有一個小孩。一些年以後,這個小孩就長成了大人。這個大人不會隻待在實驗室裏,天天要走進自己的家門,那是一個滿是生活溫馨和詩意的家啊……
那時我們老了,但是我們放心了。
住在陽光裏的浪漫詩人錢淑英(文學博士)梅子涵稱自己是一個浪漫主義者,這再準確不過了。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樣,可以把生活過得像童話一般,滿是詩意。屋子裏是永遠的明亮,音樂流淌,伴著濃鬱的咖啡或是清香的熱茶,或是閱讀,或是寫作,或是和學生講著文學。就這樣,每天都跟著文學一起呼吸,享受著自得的幸福。
梅子涵喜歡有陽光的日子,即使是在陰雨天,他也會為自己在心裏升起太陽,打開屋裏的燈,用歡悅的曲子填滿整個房間。於是,他帶給你的故事和記憶,似乎全都被陽光照耀了。
小時候,他喜歡奔跑在夏日正午的馬路上,頭頂的太陽從來不會讓他覺得熱辣。那種透亮以及光線穿過梧桐葉子的斑駁,構成了梅子涵童年的空氣和風景,明媚卻不單調。每每說起童年往事,那種自心底泉湧而出的歡樂,在梅子涵的話語和神態裏是永遠無法阻擋的,可以使他從沉默中突然蕩漾出天真動人的孩子氣。這個時候,你甚至可以看到,就連他那個缺了牙的小黑洞,也在跟著一起歡笑。汪小中們的警察遊戲,戴小橋們的吵吵鬧鬧打來打去,不就是梅子涵陽光童年裏生長出來的快樂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