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之說由來已久,自上古凡俗至今,便一直皆有流傳。在凡俗之間,某某人成就神仙之位,擁有神仙法術的流言時常便有傳出。
不過這乃世俗之人愚昧,不懂天地至理,他們口中所謂的神仙之流,絕大部分都是些騙吃騙喝的江湖術士,而隻有少部分則才是,真正略懂天地之道的修仙之士。
所謂的修仙之士,則是指鴻蒙之後,萬物初始。妖獸吞吐天地之靈氣,萬載橫恒肆掠於天地之間。一部分人族先聖,為延續種族之使命;
苦思體悟天地之至理,終觀妖獸吞吐日月之精華,而強於自身,自此終有所悟。
再經數十萬載探索,終發現族人之中,有那麼一部分極少之人,可以利用特定的方式,行妖獸之道,吞吐天地之精華。從而超脫自身,運用天地之道。
自此修道成仙,自鴻蒙皆以廣為傳之。神仙之流,從此便流傳於世。
在一間破舊的茅草屋前,老張叔此時正津津有味的,翻看著手裏一本已經發黃的破舊書本。
看起書本麵目,就知道此書已經不知道被他翻看過多少次之多。但即使如此,每次翻看此書,他必全心沉醉其中,而忘乎所以。其張鵬等人平時所聽神仙之事,亦全部出自此書。
........
隨著日頭的漸漸攀升,張鵬和村裏的其他夥伴也開始走進山脈密林,而激烈的討論聲也突然變的嘎然而止。
他們所去的山脈叫土狗山,而村裏稍微讀過詩書及有些見識的人都管此山叫麒麟山脈。
相傳此地在上古之時,是沒有這麼大一座山的,原來隻有一座像土狗一樣的小山丘。
後來不知為什麼,一頭其大無比的麒麟,就渾身火光繚繞,從天而降,砸到了此山丘之上,形成了此山。
此山在剛成之時,寸草不生,隻是光禿禿的像塊石頭一樣。也不知過了多少年,此山表麵才不在光滑如鏡。有了一些花草樹木,且一年比一年長的茂盛,到如今已是山脈之內皆是數人方可合抱的參天大樹。
由於樹木過大,整個山脈就像撐起了一柄巨大的油紙傘。密林內常年不見陽光穿透,路麵積蓄了厚厚的枯枝敗葉。
隻有幾條人為的光滑小路靜靜的直通山脈深處,整個看去顯得陰森可怖。
可就是在這樣的一處山脈裏,也有幾處奇花異草的地方。這些地方的花草常年不謝,花香迷人,隔著幾裏之外都能聞到整個花草的花香。
若是走到近前處觀看,便可發現這些花草,竟比此山以外其他地方的花草,個頭都要大上許多,並且更是靈性十足。
村裏的年輕人以前經常到山裏摘花,送給自己心儀的人。但是也不知為何,此山中的花草隻要一經摘下,離開此山不到一個時辰就完全枯萎、凋謝。
曾經有人不信,懷疑是乃花草有靈,不願意被折斷離開此山。於是連根帶土挖起,試圖通過這種方法來改變不能帶花草離開的古怪現像。
可是一連試了數次之後,無論是折斷帶走,還是連土帶根一並帶走,都不能改變此種怪異現象後。再經過代代相傳,到如今已經沒有人在做,將此地花草帶走的愚蠢念頭。
但不知是因為此山花草樹木太過於茂盛,還是因為其他原因。此山裏的野物也是十足的豐富,除了常見的野兔、野雞等可輕易獵殺之物。隨著密林的深入野狼、黑熊等凶物也是比比皆是,讓人不敢隨意進入山脈深處。
“二黑子這次我所帶的紅薯和幹糧都不夠我吃的,上次你是在哪裏找到的那種野果。味道真是不錯,這次你要不要帶我們一起去摘點。”說話的是鄰家周叔的兒子,名叫周大山。
其人體型就像他名字一樣,長的和山一樣的闊大結實,是幾個夥伴裏年齡及體格最高大,最結實的一個。但為人講義氣,平常下山經常幫其他夥伴攜帶幹柴及其他物品,因此隱隱成了幾個夥伴當中的帶頭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