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老母曰:
天地之母,創造萬物的「道」,非陰非陽,可稱中性,在這個境界裏是永生的,無善無惡、無長無短,此即所謂「天國」,亦即「真宅」,所謂「永恆之家」。語雲:「天是一大天,人是一小天。」就是說萬物由「道」而生,每人都是「道」,修道者希能重返於「道」,是以有先天道、後天道之區別。先天道者,未變之道也;後天道者,已變之道也。人間世為後天道,無極為先天道。易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此乃後天道,故易學所講者,偏於後天道,是以有「象數」之說,然則修先天道,何以別乎後天道呢?
修先天道,必須擺脫人間世的一切欲望,所謂形而上之「無為」也。塵世即後天道,後天道也不是不可修,不由後天道修至先天道,焉能「歸真反璞」。修後天道,也可有所作為,不過後天道是在矛盾中,永遠受矛盾的約束而不能自由,如生死成敗、名利窮通都是不免的,魔鬼也自然產生,因人有肉體,肉體有感情,所以喜怒哀樂隨之而起,此魔道之所以存在也,魔來自陰陽,陰陽既然不免,故人生的禍福也不可逆料的。
是故道有「天秩」,天秩者,天命也。宇宙運行的秩序,亦即自然運行之法則,亦可稱之曰:「軌道」。如地球繞太陽,距離有遠近,乃有四季──春夏秋冬之分。地球何以繞太陽而行?此乃是太陽與地球「吸斥」二力之平衡故也。太陽對地球有吸力,地球對太陽有斥力,最後形成一個軌道,此乃先天道之軌道。今日天文學家算的很仔細,推至月球繞地球,也算的很清楚,所以可登陸月球,絲毫不差。此乃道之天秩,運行至正無偏,故天文學家始得算出確準者也。
後天道亦有天秩之軌道,如「人倫道德、三綱五常」皆是後天道之秩序,人若不遵守秩序,則君臣、父子、夫婦、長幼無序,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婦不婦,則天下大亂矣。譬如飛機之飛行有一定之航道,如不遵航道而飛行,則易發生相撞。如火車之行駛有一定之軌道,若不遵軌道而行駛則易發生脫軌事故。行人如不遵守交通規則而專走旁門左道,則易發生車禍,是故天有天道,地有地理,凡不循道理而行者,皆是違背天秩之旁門左道也。
或曰上天既然降「道」於世,何又降「魔」以擾亂修道者之心誌?須知「玉不琢,不成器」之義,道若無魔不成道。修道者若不經過魔考之考驗,則其道心不堅,道果不進也,所以凡修道者不論先天道也好,修後天道也好,必須遵守天命,循天秩之軌道而修,堅誌不移,則道不進、果不成者未有之也。萬物均由道生之,道善乎。曰:道非善、非惡。在道之本身,無所謂善惡,善惡乃起於後天,由人自作耳。
禦林軍護駕主帥嶽武穆王
降
中華民國73年4月9日
歲次甲子年三月初九日
律詩:把筆臨鸞喜結緣。香煙縷縷繞神前。
雖無化俗珠璣句。信有移風錦繡篇。
育德滋培心上地。修身涵養性中天。
相期陰騭功勛造。桂馥蘭馨福壽延。
聖示:無極老母躬親降臨,神人恭接懿駕!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 降
懿示:諸賢卿與諸兒女免禮!
律詩:道心心法卻難修。無影無不易求。
學就功成誠可喜。邪侵魔擾怨何尤。
恰如作善安靈性。宛似行凶入獄囚。
莫說天高神鬼遠。端憑積果與因由。
又示:娘為喚醒沉淪苦海諸靈子及方便修子對道之體認,乃繼天道奧義後再躬親下凡武廟明正堂,期期扶鸞著作無極天書道心秘藏一書,以引證、分析道」之理論,深盼諸兒女能得因而聞道而悟,悟而修持恆毅,以期有成。如今已擬完書,深願世之兒女能體為娘苦心,不辭奔波往返天凡,親著無極天書。及本一時勸善以言,百世勸人以書之體認,助道推行,印贈無極天書,能致廣布塵寰,拯度迷津,源遠流長,使後世諸兒女學道有門,返回無極,而母子團聚有望,則稍慰為娘日夜呼喚,倚閭盼歸之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