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結??(1 / 2)

無極老母曰:

「道」之進修,不僅合乎中國人的生活要求,即任何國家的人民也都適合,修道是無國際與種族的分別,修道是補助人類生活的缺陷,使人人走向光明快樂的道路,不過各種民族有其不同的修法,但其宗旨是一個「至善」,雖然路線不同,最後歸宿是一樣:「反璞歸真」。

中庸曰:「修道之謂教」。修道必須強調修持與實踐,修道有學而知之者,謂之:「自明誠」,有生而知之者,謂之:「自誠明」,一般人均是學而知之,故必須自己用功夫,就可進於道。

老子曰:「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與道、與天地、並稱四大。所以修道者由「人道」著手,而修「地道」,然後修「天道」。修天道者,應由「性命雙修」,始得「超生了死」,而可證天道之無上境界。

人道之修持

人道以人為本位,一切皆由我做起,自己身心清白,才可以敬神,才可以修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在生活中,當從改善生活做起,這就是「誠意、正心、修身也。」修道須知:「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腳踏實地,往前邁進,才不致落空。所以「本立而道生」,立本為修道之基礎,如不從此處下工夫,則永無成道之日,須知「道」在邇,何求諸遠?修道隻是「修身」,身外無道,「孝、悌、忠、信」便是道也,從此可知修人道之基本精神。

地道之修持

以兼善天下,布施、造功、立德,便是進地道之功夫。既修成人道,便當發救世之宏願,不能以自救為了事,而應再救眾生,所謂「修己度人」,故不能兼善天下者,亦不能獨善其身也。成聖神、成仙佛,應獻身社會,殺身而後成仁,舍身而後取義,布施濟困,行善立功立德,內修固然重要,外功也極迫切,凡有大犧牲者,必有卓絕的精神。驚天地,動鬼神,方可不朽,此即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正氣」,亦即「良能」也,修道者當發揮此良能,而後可與天地相合。

天道之修持

以性命雙修,期超生了死,便是修天道之功夫。須知「性命雙修,超生了死。」是進修天道最高之境界,既能超生了死,則可「贊天地化育,與天地參」是同一境界也。大學之「在明明德」,明德即「良知」,明明德即「致良知」,明德者為天賜之一點性靈,性靈不滅,即成聖成賢,此乃修天道的重要功夫。

天道之性命雙修:「體合於心,心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於無。」本此四段進修,即是性命雙修,加之人道、地道所修成之內聖外王之果,就可臻於性命雙修之最高境界──「超生了死」,其靈性永久光明而不滅也。(全書完)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 降

中華民國73年5月15日

歲次甲子年四月十五日

兩儀定位,即肇陰陽,天覆地載,人處其間。娘放下九六原靈於凡塵,秉天地之靈氣而化育,生生不息,造成世界萬物之中,惟人有萬物之靈。人之初,其先天之靈性本是善良,降落於凡塵,受後天環境之燻陶,習而其性相遠,善惡之別,由此而分,是故順天而行者必昌,逆天而行者必亡。嗟乎!九六原靈僅有四億修成正果,尚有九二原靈生生死死輪回之中,能知行善修道,而成道返回無極故鄉者寥寥無幾,娘每思及此,憂心如焚,不忍坐視諸兒女沉迷於紅塵苦海之中而不能自拔。

雖上天有好生之德,大開普度方便之門,處處開堂,方方闡教,怎奈學善難,習惡易,覺者自覺,迷者自迷。娘為挽救癡迷之輩,仍不得不將無極之秘本:天道奧義著作於先,道心秘藏著作於後,期以喚醒諸兒女早萌善覺,勤修大道,認理歸真,脫離輪回,免罹浩劫。今道心秘藏亦已降世,此二部無極天書原本是句句皆含玄機,篇篇皆藏秘奧,娘為使讀者易悟,乃以淺白文句,闡明修道之理,希世之諸兒女應體念娘一片之苦心,詳為研讀而修之,聊述數語以為跋。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跋於南天直轄武廟明正堂

天運甲子年梅月望日

恭祝無極天書道心秘藏降世

蓋天古佛昭明翼漢大天尊

中華民國73年5月16日

歲次甲子年四月十六日

祝詩:言行勸善費思量。匯印流傳歲月長。

千載麟經留史冊。一書鳳藻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