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紫霄宮疑雲(1 / 2)

又是一年過去了,哪吒的身影已經恢複了雕塑的形象,被殷十娘立在神廟之中,日日香火不絕,而殷十娘也是日日守在哪吒廟中,守護著自己的孩子,一龜一鹿靜立在廟宇之中,日日相伴。

整個天壽山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漸漸的恢複了生氣,人們漸漸從悲傷中走出來,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園。當然,他們從來沒有忘記過那立在神廟中的哪吒神像。

但是,天壽山的生靈,卻是沒人知道,這個天地已經亂了,而亂起的導火索,卻是被大陸忘卻的天壽山,龍族終於展露出了自己的獠牙,甚至來不及為敖丙報仇,就展開了對大陸生靈的戰爭。

因為,敖丙的利用價值已經完了,當他們撕開那層麵紗之後,敖丙和天壽山已經被拋到了不知道哪個角落,縱使偶爾有人想起,也不過是歎息一聲,搖了搖頭罷了。

不過,這場在封神之前的大劫,卻是似乎打亂了天地的秩序。

聖人們沉默的看著洪荒的一切,然後各自算計著自己的一切,但是這日,這些聖人卻是再次走到了一起。。。

自從鴻鈞道祖身合天道之後,天地之間似乎已經步入了正軌,走向了自己該有的輪回,聖人們甚至已經習慣了這種定數,即使是大劫來臨之時,不過是對天地之間的一次清洗罷了。

不管是上古的龍鳳之劫,還是後來的巫妖之劫,甚至於就要發生的封神之戰,眾位聖人雖然重視,但卻知道,這是天道的一個必然輪回。在這個輪回中,老去的、該拋棄的、該消失的,總會消失,然後被一個有一個會元淹沒。

但是,這次當龍族和巫族聯手的時候,事情似乎已經變了,當跑掩埋無數年的故事,重新翻起,當被忘卻的東西,再次蠢蠢欲動的時候,這個世界,注定要變得不一樣了。

紫霄宮,誰也不知道在混沌何處,就是聖人,也不知道這紫霄宮在何處,當年鴻鈞道祖合道之後,曾留有言說,大致意思就是除非天地大變,有違天道因果的時候,他才會出現,否則,這天地之間,再無鴻鈞此人。

然而這日,天地混沌之中忽然響起一道鍾聲,傳遍整個朦朧的混沌世界,凡人不可聞,但是六聖卻是感到聲音如在耳邊,不由大驚,趕緊向著混沌之中的一個方向而去。

混沌之中,漫天星辰布落其間,時不時有星體爆炸而亡,綻放出炫燦的光彩,又有新的星體產生,散發出陣陣氤氳之氣,一切顯得生機勃勃,但是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音,顯得又有些詭異。

但是這時候,這片似乎從來沒有任何外來足跡的地方,忽然一座宮殿現行而出,接著,又從不知道什麼地方,冒出六道急速而來的星光,若是仔細看去,定然會發現,這六人,分明是洪荒之中受萬人敬仰的六大聖人!

這六道身影在眨眼間已經來到了這座宮殿之前,看著眼前宮殿前麵的“紫霄宮”三個古樸無華的大字,六人麵上出現複雜之色,老子在敬仰之中,隱含著絲絲的不服,通天和女媧、原始三人,靜靜的看著,眼中各色雜陳,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而鴻鈞的兩位記名弟子,身為西方教教主接引和準提,眼中卻是並沒有太多的感情,似乎有些冰冷,又有些疏離和陌生。

其實這倒也不怪他們,當年鴻鈞講道,眾人相問,如何才能成道,鴻鈞答曰有三種成道方式,分別是以力證道、功德成聖,以及斬三屍成聖,又賜下六道證道之基。但是鴻鈞在最後卻也說道,大道三千,條條皆可證道,證人隻要努力修行即可。

後來倒也驗證了鴻鈞所言,女媧以功德成聖,老子以斬三屍成道,而其餘四位聖人,卻是依靠立下道統,發下宏願,以教化萬民而成道。

但是後麵四位聖人之所以成道,歸根到底也是屬於功德成聖的行列,畢竟教化之功,也屬於功德之事。

至於鴻鈞所言其他證道方式,似乎凡是沒有證道之基的,往往最大成就,也不過是準聖罷了,就是上古天庭之中,強如帝俊太一,抑或是十二祖巫,永遠都是與聖人差那麼一點機緣,即使能和那些聖人爭一時長短又如何,最後依然還不是落得一個灰飛煙滅的下場。

於是,這才有了“聖人之下皆螻蟻。”的說法。。。

而之所以接引準提二人,對於鴻鈞的那種冷淡,卻也是從紫霄宮最後一次聽道時積累下來的。

鴻鈞雖然是聖人,但是聖人也是人,不可能無私,當年鴻鈞合道之時,為了保住自己立下的道統,傳下六位聖人,其中有四位乃是東方正統,至於最後傳給接引和準提二人,卻頗顯得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