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1 / 3)

七律·憶遊嶗山

浪卷嶗崖濤韻遠,雲梯飛步若登仙。

瑤池暢飲蟠桃酒,詩壁欣讀太白篇。

仰看蒼宮淩玉宇,靜思絳雪敘情緣。

結朋覽勝興難盡,又踏崎嶇上峻巔。

2005.1.26

(發表於《當代小說·詩文版》2007年第二期)

五律·雨花台前雨花石

雨花天闕補,情熾火山醒。

熔煉彌傾廢,凝結光宇瓊。

心存一片赤,魂化萬顆星。

血色延宏誌,英風照汗青。

2005.4.26

(發表於《天籟之音·中華詩詞大賽優秀作品集》)

五律·重陽日登粉子山

粉子山頭望,已非烽火年。

煙雲化祥鴿,霞彩渲藍天。

樓聳綠原繡,風吹海韻翾。

耳鳴棠棣曲,心盼玉輪圓。

2005.10.11

注:粉子山,位於萊州城西渤海灣畔,1946年11月,西海獨立團與國民黨李彌部隊發生一場激烈的阻擊戰。

(發表於《當代小說·詩文版》2007年第二期)

七律·連戰宋楚瑜訪大陸(新韻)

海峽波潤隔岸情,棠棣花開香氣濃。

共和錦濤春意蕩,國親楚韻釋寒冰。

脈通黃帝遏台蠹,魂係中山啟大公。

鴿起虹橋鋪彩路,中華一統展鵬程。

2005.5.17

注:國親,國民黨、親民黨。楚韻:代指南國信息(贈宋楚瑜題字:長安自古多名士,江南春暮隱其賢。贈連戰題字“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發表於《天籟之音。中華詩詞大賽優秀作品集》)

江城子·讚神舟七號

瞬間神箭掠長空。宇寰驚,昊蒼迎,牛女傾情,娥月舞娉婷。華夏歡騰聲浪起,酬壯誌,慶飛升。

精英艙外放新星。馭鯤鵬,立奇功。大聖齊天,盛世顯神通。探奧龍舟巡宙際,前景蔚,國旗紅。

2008.10

(發表於《老年教育》2009年第四期)

一剪梅·兩學生來訪

鴻鵠來歸輝院庭。清爽梅馨,和煦東風。廿年相別又相逢。心起泉波,情動雲層。

昔日雛駒成鳳龍。育木喬出,擊水潮騰。唯期新秀耀新星,奮勇圖南,珍重行程。

2010.8.17

注:兩生1984年畢業於萊州中學,現平東已是成功企業家,鬆梅於煙大任教。

(發表於《老幹部之家》2011年6月號)

崔天明,筆名新岸。1951年6月生,男,萊州市夏邱鎮卸甲庵村人。萊州市作協會員。《九頭鳥》特約撰稿人。2003年開始發表作品。有多首詩歌發表或被收入詩詞集。

歸來吧台灣兄弟

“歸來吧”台灣兄弟

這是祖國母親對你的呼喚

這是同胞兄弟在對你的呼喚

風風雨雨中

你漂泊了多少年

你經過了多少次駭浪與艱險

就有了多少次的掛牽

讓輕輕吹來的國風

帶去祖國對你的溫暖

讓那南飛的大雁——

帶去我對你的思念

親愛的台灣兄弟啊

你和我都是祖國母親的兒子

親情難舍骨肉難分

回首歸來吧!

讓今天屢屢濃濃的離愁化成

明朝的團圓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和睦大家庭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祖國母親懷抱

才是我們溫暖的港灣

讓這海峽變淺變窄

讓這海峽變成一條大道緊相連

親愛的台灣兄弟啊

今天風輕波清雲淡日暖

我站在大海的這邊

極目眺望著你——

讓這海浪和風與

南飛的大雁帶去

我對你的問候與

思念……

(《詩刊》2005年第六期入選)

山中的小草

你來了,

你默默的走來了,

你匆匆的趕來了。

走出大山,

走出深深的大山,

去參加山外的熙攘,

去加入山外的熱烈。

迎著凜冽的風,

登著崎嶇的山路。

踏著坎坷,

小草繼續向前闖。

(發表於《九頭鳥》雜誌2005年第二期)

你們是誰?

——獻給為抗擊“非典”而舍生忘死的白衣衛士們

你們是誰?

戴著白口罩,穿著白褂衣

原諒我

說不出你們的名字

在手術台前,你們在奮力搶救

在隔離前,你們在精心看護

在救護車上,你們在全力以赴

在緊張的夜晝,你們繼續奮戰

四十天……

在小湯山的每個房間

都有你們舍生忘死的奮戰

都有你們愛的身影

你們雖然累乏了——

但是你們兩眼炯炯有神

閃爍著不畏病魔和必能勝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