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活著的人
當你看到這首詩時,
慶幸吧,
慶幸你還活著。
若你還是孩子。
那麼,我為你們高興,
美好無邪的一段時光,在前麵招手。
我又更為你們悲哀,
漫無邊際的黑雲閃電,
在橘紅色後麵。
若你是成人,
那麼,我肅然起敬。
你們像蹬羚,
每日在草原上奔跑,
堅強而又疲憊的
吃下每一口草。
而我突然感到厭惡,
是替小草。
若你是老人,
若你是老人啊,
那我為你們自豪。
那古老的河流,
無論是靜默的流淌,
還是翻著浪花前進,
亦或怒水轟轟、浪氣衝天,
都應為曾流經過的
高山低穀而自豪!
……
有的雨滴落在牆角,
很快蒸發;
有的雨滴跌在水池裏,
那是它的責任;
有的雨滴,
獻身於江河湖海中,
它了解了自己的使命。
活著是自由,
還是責任,
不僅是義務,
更是使命。
當你看到這首詩時,
慶幸吧,
慶幸你還活著。
(發表於《荷花》2008年第三期)
林光旭,1961年生,萊州市東南隅人。現任萊州市博物館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煙台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產業發展委員會主任、煙台市膠東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萊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書法作品入展第五屆國展,第四屆全國中青展,第一屆全國楹聯展,首屆全國名家精品展,第二十屆中日自作詩書展,二、三屆省展,二、三屆省青年展。獲首屆“書聖杯”全國書法大賽二等獎,二、三屆省青年展三等獎,山東省文化係統書畫展一等獎,煙台書協會員首屆作品展評一等獎,煙台市文學藝術獎書法類一等獎。出版有《林光旭書法》,編輯出版有《近現代名人尺牘選粹》、《中國古代文學家書法》、《雲峰刻石研究》等專著。
初春邀友同遊雲峰山
珠璣撒落白雲間,
萬壑鬆風起文瀾。
道友登臨九仙地,
借來神筆寫春山。
大基山雨霽
青山洗夜雨,綠樹疊翠巒。
朱台浮白雲,玄宮繚青煙①。
曉風生幽穀,聖水泛漪漣。
鄭公乘煙至,掃石祭仙壇。
注:朱台、白雲、玄宮、青煙:鄭道昭在大基山四座山峰各設一處仙壇,
南曰朱陽台、北曰玄靈宮、東曰青煙寺、西曰白雲堂。
穀口柴禾澗
山上林陰密,舍邊潭水深。
日靜鳥嘻語,風動花襲人。
朝有白霧起,暮無紫霞痕。
群峰抱穀地,佳境夢相尋。
謁碑
北朝鄭碑南鶴銘①,
妙品上下兩大宗②。
安吳南海齊鼎力③,
方聞黃鍾大呂聲。
夢雲峰
秋楓秋葉綴秋山,
論經觀海意快然④。
醉臥清都夢寥廓⑤,
披霞歸來是飛仙⑥。
注:
①鄭碑、鶴銘:南北朝時期北朝的《鄭文公碑》與南朝的《瘞鶴銘碑》被稱為“雙璧”。
②妙品上下:清代學者康有為稱《鄭文公碑》為妙品上,《瘞鶴銘》為妙品下。
③安吳、南海:安吳:清代學者包世臣;南海:康有為。包、康對雲峰刻石均給予大力褒揚。
④論經、觀海:鄭道昭在雲峰山上題有:《論經書》、《觀海童》詩。
⑤清都:雲峰山有明天啟年萊州知府李宗儀題“欲界清都”刻石。
⑥飛仙:鄭道昭詩詠飛仙室曰:“鄭公乘煙至,道士披霞歸。
(以上六首均原載2008年1月《古邑春秋.古今詩詞》,其中《夢雲峰》入展
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第20屆中日自作詩書法大展。收入《詩書東方》詩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