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1 / 1)

後記

從開始醞釀編撰文稿,經過近一年的廣泛搜集整理,伴隨著又一個春天的到來,在眾人的期盼中《萊州文學作品選集》詩歌卷《渤海放歌》終於定稿了。

詩歌卷重點收錄了我市建國以來,尤其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近50多位作者的近500餘首詩歌。編者作為近年來萊州市詩歌創作的親曆者,雖然曾經積極參與了萊州詩壇的許多事件,也熟悉其中大多數的詩人、作品,但將如此眾多的作者和作品彙聚一書,集中閱讀和品味,仍然讓編者的心中有抑製不住的感動。

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萊州藉的詩歌作者有近萬首詩歌作品麵世——發表或出版。這些作品以其萬千姿態、豐富內涵,折射著時代生活的影像,反映了詩人歌者的心跡。可以想見,其中部分精品將永遠放射出熠熠光輝,為後世所記憶、吟詠、流傳。

然而,更多的作品甚至包括某些精品,也會隨著日月遷移,語境變化,而被時間和記憶湮沒、散失和忘卻。正是基於這種認知及使命感,萊州市作協在其成立不久,《萊州灣文學》雜誌剛剛誕生,各項工作千頭萬緒之際,開始醞釀編著《萊州文學作品選集》叢書,其中就有了這本《渤海放歌》詩歌卷。以期通過我們的努力,盡心篩選,以詩歌文本的形式將這個時段的詩歌作品固定下來,並傳之後來者。

編者認為,一本優秀的詩集選本,其作用是巨大的。它是創造文明萊州、文化萊州、詩意萊州最佳的方式,是對讀者通過潛移默化進行品德教育、素質提升的有效途徑,是對萊州市詩歌創作的培養、示範、引導和推動的恰當方法,也是保存萊州市詩歌文學史料的最佳手段。

作協的同仁希望我與詩人洪鵬擔綱編輯重任,我們非常高興,積極響應。但對於具體負責主持這一浩大的工程,又心存顧慮:從來沒有這方麵的工作經驗,一切都是從頭學起,摸著石頭過河,對於詩集的總體設想,入集標準,搜集範圍,作者排序,最後結集成書,均無從把握。經過多次探討,思考、梳理再三,才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輪廓:一、編輯一本建國以來尤以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為主線的萊州詩歌階段性成果的選集。二、詩集作者立足萊州,但絕不囿於萊州,我們將所有在外地工作生活的萊州藉詩人均納入了關注之列。三、所選作品基本來自三個方麵。

1、重點關注在全國、省、地市以上文學刊物發表的作品;地、市級以下報刊發表的作品適當收選;2、個人詩集。1978年後特別是新世紀以來,萊州詩人出版的個人詩集為數不下十本,此集中作了有選擇地收入。四、作者排序,以所提供的最早發表作品的時間為序。

在具體編輯工作中,我們遵循這個思路逐步提高標準,並使許多意見和細節在實際工作中得以完善。比如,在總體設計和搜集資料工作中,編委會十數次召開會議,研究商榷,反複推敲,數易方案,最後達成共識。由此可見,這是一部絕非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的詩歌作品集。實際上,在詩集的編輯過程中,編者不僅得益於文聯、作協領導和同仁的支持,也得到了眾多詩人或詩人家屬的幫助,汲取了許多社會上有價值的見解,在此一並致謝。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由於編者個人閱讀和欣賞水平所限,或因為詩人個人原因未能向編選者提供作品的作者,也包括了雖提供了作品而未能收編的作者,希望日後編選時,能夠有機會彌補種種遺憾。

本卷編者

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