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軍統局與汪偽76號的又一輪惡戰(5)(2 / 2)

上海四大銀行形勢嚴峻,血案不斷,為了保全剩餘的職員,上海四大銀行紛紛停業,並聯名致電蔣介石,請迅速采取措施,力保上海四大銀行的安全。

為此,蔣介石於1941年3月底召開了緊急會議,緊急會議由財政部部長孔祥熙主持,出席人員有財政部及中央、中國、交通、農民四大銀行的要員錢永銘、張嘉璈、徐堪、陳行、周佩箴、顧翊群、徐繼莊、戴誌騫、周守良、霍寶樹、郭景琨、趙仲宣、張嗍、戴銘禮、徐柏園等。

會議最後決定:

1.關於上海四行營業方針,要求“四行同人仍應不避艱難,堅守立場,照常營業,以盡為國家社會服務職責,並請財政部發表談話以安定人心”。同時,為妥慎應付防患未然起見,要滬四行應設法緊縮存款、彙款業務;緊縮人員,其幹練機警者留滬辦事,不必要者,陸續設法後撤,力予減少重要庫存,公債繼續打洞,一切賬冊應留存副本,但必須設法放置安全地點。

2.關於被綁及死傷人員的善後辦法,對被綁人員,一麵谘請外交部轉商英、美、法各大使交涉釋放,一麵由各行就近相機設法營救,並勸慰其家屬;對被害人員,由各行優予議恤,並由各行查明姓名開單報告,俾便呈請政府核議撫恤褒揚,以慰忠魂;對受傷人員,由各行派員負責監護,妥為醫治,並由各行負擔全部醫藥費用,傷愈並從優晉敘。

3.關於今後滬行暨職員的安全問題,由財政部谘請外交部轉商英、美、法各大使轉飭滬領館切實保障租界內商業及從業人員之安全;滬行同人嗣後應縝密戒備,加強警衛,以免類似事件之發生;各行應在美軍防區內為行員預備宿舍,以策安全。

(會議決定引自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館藏四聯總處檔案)

會議結束後,孔祥熙還向重慶政府外交部發出了急電,要求外交部迅速與英、美、法使館聯係,請上海領館暨法租界及公共租界工部局設法引渡或予保釋將被綁及被捕人員。

1941年4月1日,上海銀行界集體向汪偽政府請願,要求保釋中國銀行被捕人員,然而周佛海卻拒絕釋放被捕人員。4月4日,上海錢業公會會長秦潤卿及金城銀行上海總經理吳蘊齋再次具名保釋中國銀行被捕職員,又被周佛海拒絕。

汪偽政府與社會各界一直僵持到1941年4月6日,才算允許保釋中國銀行被捕職員,然而直到4月8日,釋放了被捕人員的汪偽76號,卻還是要求所有被獲釋人員“暫住原處,不準擅離”。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41年4月16日上午,汪偽政府中儲銀行上海分行會計課副主任張永剛被刺殺,當場斃命。這件事情令汪偽政府又一次大開殺戒,當晚,汪偽76號的特務們就在吳世寶的帶領下,槍殺了中國銀行的三名職員。

至此,上海四大銀行的職員們再也不敢出門,四大銀行於1941年4月17日全部停業,這個消息,倒是令汪偽政府頗為開心。

針對上海嚴酷的形勢,重慶政府再三商討後,指示上海四大銀行:

1.營業人員從緊配備,即寄寓營業室內,不必外出;

2.營業地點可商租界當局多派警衛保護,嚴密防範;

3.其餘內部工作,職員可分散居住,分地辦公,個人居住及辦公地點應嚴守秘密,隻需各行經、副理知悉,以便聯絡接洽即可,萬勿集中一處;

4.所有因上列辦法或其他為謀同人安全設備之各項開支,可不必計較,其繼續辦公之同人並準特給獎金,以示鼓勵,此節亦由各行斟酌情形,授權在滬負責人員權宜辦理;

5.外彙應由各行縝密準備撤退,速由各行分別向中外商業銀行接洽,商定委托解付彙款及支付存款辦法,萬一到必須實行撤退時,所有四行對商民、對存戶應負之解負責任,仍可由中外商業銀行代為辦理,用示四行始終對人民服務之精神;

6.一麵已飭知其他方麵,對四行用人之安全特別注意,不必畏慮,至各滬行副理等電請辭職一事,並盼切實慰勸,曉以大義,共體時艱,繼續努力。

(重慶政府指示內文引自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館藏四聯總處檔案)

這次針對銀行的上海血戰,令上海陷入了巨大的恐怖之中,真可謂血雨腥風,一片蕭瑟。這場銀行大戰,讓汪偽76號和軍統局“大打出手”,也讓重慶政府在上海的銀行係統全部癱瘓。

最後,蔣介石不得已命令杜月笙出麵調停,一場“銀行大血戰”才算暫時告一段落,汪偽政府乃至汪偽76號算是這場血戰的勝出者,在上海,法幣和中儲券開始共存。

1942年2月,針對這次上海各大銀行遭受的打擊,蔣介石親自簽署行政院訓令,對在上海大血戰中死傷的人員“明令褒揚,以彰義烈”,“褒揚其殉難行員,各特給一次恤金2000元,其受傷行員,給一次救濟金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