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群魔亂舞作惡多端的汪偽76號(2)(1 / 3)

佘愛珍哪裏知道,李祖萊與方家是舅表親,兩家平時走動就很頻繁,所以,在李祖萊得知方液仙被汪偽76號綁架並折磨致死的消息後,迅速將這個消息通知了方家。方液仙妻子聞訊,痛不欲生,找到汪偽76號的主任李士群對證。

方液仙都已經死了,李士群又能怎樣,他巴望能將此事隱瞞下來,於是一口否認汪偽76號綁架了方液仙。

方家也是有頭有臉的大家庭,自然不肯罷休,找來找去找到了汪偽政府。不想,汪偽政府也一推到底,聲稱此事與汪偽政府無關。

最後,方家無奈之下,隻有請李祖萊想想辦法,找到方液仙的屍體。李祖萊想來想去,隻有佘愛珍能幫這個忙,最後,方家和李祖萊花了數十萬銀兩,才算從佘愛珍那裏打聽到方液仙的屍體停放地,然後在滬西的一家殯儀館裏領取了方液仙的屍體。

那一年,化工大王方液仙才47歲,慘死在汪偽76號的特務手中,方液仙被綁案讓上海灘的富人們倍感心驚,有不少實業家、企業家,甚至關了廠子,逃離了上海。汪精衛對此非常惱火,沒有了這些實業家的支持,他的汪偽政府就少了很多經費來源,然而,李士群的汪偽76號已經有了一定的勢力,也得到了日軍的認可,所以汪精衛也沒有過多苛責李士群,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汪偽76號綁架張伯駒

綁架完化工大王方液仙,貪財的吳世寶,又把目光投向了“民國四公子”之一張伯駒。

張伯駒出生於1898年,是河南項城人,生於官宦世家,是袁世凱的表侄。張伯駒的親生父親張錦芳是乾隆年間的進士,與馮敏昌、胡亦常並稱“嶺南三子”。張伯駒的養父張鎮芳是袁世凱的心腹,曾任清末的天津道、鹽運使和直隸總督,張鎮芳還創辦了鹽業銀行,任鹽業銀行董事長,權勢顯赫。所以在養父張鎮芳死後,張伯駒擔任了鹽業銀行的總稽核。

按理說,張伯駒應該在家族的培養下,走入軍界、政界或者金融界,但張伯駒竟然對這些統統不感興趣,他愛琴棋書畫,醉心於古代文物,一生都致力於收藏字畫名跡。民國時,張伯駒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一起並稱“民國四公子”。張伯駒一生酷愛收藏,集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於一身,連藝術大師劉海粟都曾經這樣評價張伯駒:“他是當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從他那廣袤的心胸湧出四條河流,那便是書畫鑒藏、詩詞、戲曲和書法。四種姊妹藝術互相溝通,又各具性格,堪稱京華老名士,藝苑真學人。”

張伯駒從30歲開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以保存中華民族的珍貴文物為己任,為了收藏珍貴文物,阻止中華民族的文物外流,張伯駒不惜變賣家產。如果沒有張伯駒,今天的中國人,就看不到中國傳世的最古墨跡——西晉陸機的《平複帖》、中國傳世的最古畫跡——隋朝展子虔的《遊春圖》,還有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上陽台帖》等。張伯駒甚至在被汪偽76號綁架後,還對妻子潘素說:“我的命可以丟,可以讓他們撕票,但字畫絕對不可以賣,你要動了它們,讓我知道了,我也不會出來。”

張伯駒被綁架,是1941年6月,在上海發生的事情。

1941年6月初的一天,張伯駒接到一個電話,一位朋友說要坐船從北京到上海來辦事,第二天早晨到達外灘碼頭,和張伯駒約好第二天早晨在外灘碼頭見麵。第二天一早,張伯駒早早地起來,乘坐汽車去車站接這位朋友,可沒想到,張伯駒乘坐的汽車剛出胡同口,就有三個人從旁邊衝了出來,攔住了張伯駒的車。緊接著,攔車的三個人掏出槍來,叫囂著要司機下車。司機剛剛走下車,這三名歹徒就上了車,一個坐進了駕駛室,另外兩個挾持了坐在後排的張伯駒,然後啟動汽車,飛馳而去。

張伯駒被綁架了,張伯駒的太太潘素急壞了,趕緊找到張伯駒的好友——上海複興銀行行長孫曜東,托他全力營救張伯駒。於是,孫曜東趕緊四處聯絡,尋找張伯駒的下落。

那麼,到底是誰綁架了張伯駒呢?

綁架張伯駒的特務,的確是汪偽76號的特務,而派出特務綁架張伯駒的,則是汪偽76號的吳世寶。不過說起吳世寶綁架張伯駒,還要提及另一個人,那就是筆者在上一節中,提到的幫方家找到方液仙的下落和屍體的李祖萊。正可謂成也李祖萊,敗也李祖萊。

上一節提到過,這個李祖萊,是上海鹽業銀行內部的高級職員,那麼,他為什麼要參與綁架張伯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