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擊中的空降艙成為了碎片,但是那些被擊毀的空降艙對於整個空降艙的數量來說,太少了。
就在城市防禦係統運轉的同時,二十門星際大炮開火了,威力強大的激光束穿透了第三行星的大氣層,擊中了那些停留在軌道上麵的觸手戰艦。
被直徑五公裏的星際大炮擊中之後,那些觸手戰艦表麵開始發出淡淡的藍光,不過藍光僅僅存在了不到十分之一秒,之後那些被擊中的觸手戰艦被激光束完全汽化!
看到觸手戰艦被汽化之後,第三行星的指揮官鬆了一口氣,如果星際大炮還無法毀滅觸手戰艦,那麼他已經不知道還有什麼辦法了。
星際大炮立功之後,超過五萬枚導彈R1型導彈被發射了出去。R1導彈,俄羅斯淘汰的行星防禦導彈。
行星防禦導彈和艦載攻擊型導彈的作用相同,都是用於打擊敵方戰艦。五萬多枚R1導彈升空之後,開始劃破大氣,並且需要時不時的進行機動,以躲開從天而降的空降艙。R1導彈的速度非常快,用了五秒鍾,就已經擊中了停留在軌道上麵的觸手戰艦。
五萬多枚導彈幾乎同時擊中目標,所有導彈同時爆炸之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爆炸產生的光亮讓所有還在看著天空的伊坦人誤認為,第三行星已經撞向了太陽。不僅如此,那些還在城市外麵的伊坦人驚訝的發現,周圍的空氣開始變熱,並且越來越熱,直到他們被殺死。
而那些處於城市內部的伊坦人卻沒有什麼感覺,因為城市的周圍,有巨大的護罩被保護著。伊坦國隻是一個小國,沒辦法像實力強大的中國、新美利堅、俄羅斯以及歐盟一樣,製造巨大的護罩,將這顆行星都保護起來,但是製造一個保護城市的護罩,對他們來說並不難。
在所有的R1導彈同時爆炸的那一刻,從太空看第三行星,就會發現第三行星好像突然變成了恒星,但是這個‘恒星’的表麵,被大量的黑色物體給擋住了,而大量的光線包括能量隻能從黑色物體旁邊沒被擋住的區域釋放出來。
等到R1導彈爆炸的能量消失之後,光腦進行掃描,並且將掃描的數據告訴給了指揮官。結果很意外,被擊毀的觸手戰艦數量隻有五千多艘,,更多的觸手戰艦隻是外裝甲被融化了部分。
不過所有R1導彈同時爆炸產生的餘威卻擊毀了超過兩百萬個空降艙,或許這是個意外收獲,但是第三行星的指揮官卻有些絕望了,因為第三行星上麵所有的R1導彈都被發射了出去。
要知道第三行星上麵的R1導彈全部都是從俄羅斯購買來的,雖然俄羅斯還限製了伊坦國的購買數量,但是五萬多枚R1導彈用來防禦已經綽綽有餘了,但是誰也沒有想到,觸手戰艦的數量居然比導彈還多。
或許伊坦國的人不知道,他們從俄羅斯那裏購買的R1導彈,威力已經被俄羅斯減小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他們買到的R1導彈,威力隻有原版的三分之二!
那些被擊毀的觸手戰艦,雖然大部分區域都被爆炸產生的高溫給汽化了,但是剩下的碎片也是十分巨大的。那些碎片受到第三行星地心引力的吸引,就像是小行星一樣,開始進入第三行星的大氣層。
而此時的第三行星,已經和地獄沒有什麼區別,整個星球的溫度都在快速上升,森林整片整片的燃燒著,水源在高溫的影響下快速蒸發,如果從太空俯視第三行星,就會發現整個第三行星都變得通紅,連大氣都成為紅色,這些都是R1導彈全部爆炸之後產生的後遺症。
如果從城市內部看著天空,就會發現,R1導彈爆炸的威力消失之後,整個星球同時出現了‘火燒雲’,那些空降艙都被這些‘火燒雲’完全的遮擋。
而位於地下的防禦中心也知道地麵發生的事情,指揮官完全沉默了,因為他在下令發射導彈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但是現在比他想的還要嚴重。
過了兩秒,指揮官收到了第一個空降艙降落在陸地上麵的消息,指揮官清楚,已經無法阻止敵人登入了。於是在指揮官的命令之下,而機器人防禦部隊開始出動,接管所有城市的地麵部分,而所有人類都將被轉移到城市的地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