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年多,但是後勤部長的人選還是沒有定下來,所以國防部長就隻能暫時兼任了。
不得不說,經曆過戰爭的軍隊和沒有經曆過戰爭的童子軍就是不同,從國防部長下達命令,到艦隊準備完畢,這中間間隔不過五個小時。要知道這五個小時可是連戰艦的檢測和安裝武器彈藥都包含在內。
而且這裏的準備並不和戰爭時期一樣,什麼東西都處於準備狀態,甚至連戰艦上麵的武器彈藥都沒有拆下來。這裏的準備是艦隊從平常立馬轉變成戰備狀態,兩者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艦隊準備完成之後,國防部長立馬下達命令,調集了第四、第八、第九三支艦隊前往邊境,與此同時中國同樣發表聲明,將堅決打擊侵略者的氣焰,維護各國的利益和領土完整。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用的是侵略者而不是不明艦隊,稍微想想就能夠知道中國在指桑罵槐,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就在外交部發表聲明的同時,中國國防部已經開始運行起來,分析這十天收集到的關於觸手戰艦的情報。情報顯示,六十二萬艘觸手戰艦在占領了十二顆行星之後,沒有了任何動靜,隻是停留在那些行星的大氣層內,破壞著生態係統。
而數量龐大的綠甲生物有的回到了觸手戰艦裏麵,有的進入了地下城市。而有一組資料表明了那些躲藏在地下城市的人類凶多吉少。這些資料是那些躲在地下城市的人類通過星際網絡發出來的,資料顯示那些綠甲生物正在大肆屠殺人類。
不過這組資料也是最後的資料,情報人員原本想通過入侵那些行星的網絡來查看那些綠甲生物到底幹了什麼,但是讓人意外的是,情報人員發現那些行星的網絡幾乎全部中斷,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被摧毀了。
如此一來,情報人員隻能派出探測器或者親自出馬才能夠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艦隊就快要出發了。所以國防部的參謀隻能對現有的資料進行整理,以便找出有用的信息。
2504年4月3日,淩晨一點,作為先鋒的第四艦隊離開中國邊境,開始前往目標,三十六光年之外一個行星係J3,J3行星係屬於傑拉爾坦,也是十二個被入侵的行星係裏麵,最為突出的一個。
隨著第四艦隊出動,整個人類世界都將目光投向了第四艦隊。麵對來自國內和國際的壓力,第四艦隊新任司令羅浩表示壓力很大。
第四艦隊離開邊境之後,通過星門直接跳躍到了傑拉爾坦的首都星係,等到整個第三艦隊都進入傑拉爾坦的首都行星之後,時間已經過了兩個小時。沒辦法,畢竟這不是軍用星門。
到達傑拉爾坦的首都星係之後,第四艦隊開始通過超光速,前往五光年之外的目標J3小行星。按照第四艦隊現在的速度,一千七百五十二倍光速來算,需要二十五個小時才能到達目標行星係。也就是說,第四艦隊還有一天的準備時間。
而另一邊,新美利堅和俄羅斯在發現中國已經出兵了之後,也選擇了出兵,沒辦法,畢竟這場‘搶盟友大戰’是他們先發起的,如果他們不準備出兵,那麼大量的國家將會倒向中國,雖然那些國家都很弱小,但是一旦聚集起來,也能給新美利堅和俄羅斯重擊,所以新美利堅和俄羅斯賭不起。
新美利堅和俄羅斯賭不起,中國又何嚐不是呢?沒人想在高速發展的時候被別人拖住後退,而失去領先地位。俄羅斯不想,新美利堅不想,中國更加不想。於是在這種時刻,盟友就變得尤為重要。
至於歐盟,純粹的牆頭草,哪邊有利益就往哪邊倒。但是不可否認,歐盟用這種方式活的非常滋潤。
二十五個小時說快也快,說慢也慢,隨著第四艦隊穿過J3行星係的柯伊伯帶,進入J3行星係內部,整個J3行星係的情況在人工智能的繪製之下,出現在每一艘戰艦指揮官的眼前。J3行星係是一個雙星係統,整個行星係擁有兩顆黃矮星,五顆岩態行星和八顆氣體巨星。而第四艦隊的目標是J3行星係的第四顆岩態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