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火星擁有濃厚的大氣層,大氣壓和地球差不多。火星的景色也非常的漂亮,雖然海洋的麵積沒有地球大,海洋也不算深,但是從太空之中看上去,火星的海洋非常的藍,比地球的還要藍。
在改造火星的時候,人類首先將那些埋藏於火星地下的二氧化碳給釋放了出來,增加火星的大氣厚度,然後人類又製造了大量的氣體,讓火星的大氣壓力達到了和地球一樣的水平。最後人類在火星上麵撒下了的大量的藻類,用來淨化火星的空氣,增加空氣之中的氧氣濃度。而大量的綠藻繁殖,導致了火星的陸地出現了大片大片的綠色,顯得美麗而壯觀。
等到火星本身適宜居住了,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火星的重力太低了,人類生活過久,就會導致骨質疏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參與改造火星的國家出資,在火星的城市和道路下麵,鋪設上了人造重力係統,隻要不離開這些地方,人類就能夠享受到標準重力。
因為火星本身已經沒有了磁場,這導致每一次太陽風暴襲擊火星的時候,都會在火星上麵帶走大量的氣體,而火星原本的大氣很有可能就是這樣流失的。為了保證火星在受到太陽風暴襲擊的時候,不會出現任何意外,人類甚至還在火星的南北極鋪設了人造磁場來抵抗太陽風暴的襲擊。
雖然改造火星花費了大量的金錢,但是在改造火星的過程當中,人類掌握了大量的新科技,這也促進了人類科技的發展。也因為人類不計回報的改造,火星才能有現在的繁榮。
林少鵬在星港上麵呆了一會,突然他想到火星上麵逛一逛。說走就走,林少鵬和星港的調控中心打了一個招呼,緊接著坐上了前往火星的飛行器。看著飛行器越來越靠近火星,林少鵬突然有了一種回到地球的感覺。
等到飛行器降落之後,林少鵬才停止了發呆。離開飛行器之後,出現在林少鵬麵前的,是一片巨大而繁忙的停機坪。林少鵬離開飛行器之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火星的空氣成分和地球差不多,但是氧氣含量略低一些,不過這些對於基因經過改造的二十六世紀人類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
因為火星距離太陽比較遙遠,所以火星的溫度比較低,雖然有人為的調控,但是停機坪的溫度還是保持在十度左右。林少鵬沒有離開停機坪,而是租借了一架體形不大的飛行器。
坐進飛行器的駕駛艙之後,林少鵬開始選擇控製模式。飛行器的操控方法有幾種,第一種直接由飛行器的計算機進行操控,這是最安全的一種,但是也是最乏味的一種,這對於喜歡刺激的人來說,絕對是一種折磨。
第二種方法就是直接由大腦來控製,通過微型處理芯片和計算機的連接,人類可以直接用大腦控製。第三種辦法,就是林少鵬現在選擇的這一種,使用手動操作,雖然安全係數偏低,但是絕對刺激。而且就算出現了事情,計算機不會坐視不管,所以根本沒有什麼危險可言,而且還異常的刺激。
選擇完控製模式之後,駕駛艙的地麵緩緩打開,一個古老但是簡單的操控台快速上升。操控台出現之後,林少鵬右手握住了操控杠,而左手則放在那些按鈕之上。
首先,林少鵬啟動了飛行器的引擎。隨著命令的發出,飛行器的尾部噴出了兩股藍色的火焰,火焰並不長,但是顯得非常有力度。緊接著林少鵬的左手又按下了另外的按鈕,這個命令發出之後,飛行器的兩邊機翼下方,各噴射出了幾條細小的火焰,但是飛行器在這些火焰的推動之下緩慢上升。
飛行器上升到百米高空之後,林少鵬的左手掌下方出現了一個虛擬的能量條,他將手指搭在能量條上麵,然後手指拖動著能量條緩慢前進。與此同時,推動飛行器上升的火焰停止了,但是飛行器的尾焰突然加大。
原本懸停在空中的飛行器開始前進,但是飛行器的速度還是不快,隻有每秒二十米,這個速度顯然不足以讓飛行器飛起來。但是因為火星的低重力,飛行器沒有一頭墜下,而是機頭朝下,緩慢向前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