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岐並不笨,確切地說,是人間少有的聰敏。所以見最想要幫助自己複出的姑姑在場,又聯想到皇甫連前些日子剛剛頒行的《孝經》和以孝治國的新政策,不難猜想得到,皇甫馨是想要利用葉知雅至孝的事打動皇甫連,借機幫他籌謀出路。所以皇甫岐才會在頓了一下之後又補充了一句,點明葉知雅至孝,因為他不想白費皇甫馨的一番心意,也不想讓葉知雅的一番孝行被人忘記。想到不但他可以幫助葉知雅,而且葉知雅也可以在這麼關鍵的時候幫助他,皇甫岐心底突然生出一種奇妙的感覺來,就像是他和葉知雅的心靈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即使如今的他們相隔著萬水千山,卻依舊將命運緊緊地連在一起,休戚與共。
果然,皇甫連聞言點點頭,說:“是值得表彰的事。不過。”話鋒一轉,皇甫連摸著自己胡須,似笑非笑地問:“為何你剛回來稟報此次隨林大人巡查天下所看到的世情百態時,隻說了民間疾苦,而不曾言語葉知雅這類的善事?難道,你真的是如你的其他兄弟所說的一般,對於朕治理的天下,心存不滿?”
皇甫岐還沒有被皇甫連的話嚇到,倒是皇甫馨先忍不住先開口小聲抱怨了:“皇兄,您怎麼能這麼說岐兒呢?他可是您的兒子”
“是嗎?”皇甫連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問:“那為何,葉知雅的事他不跟朕說,卻先跟你說?”
“這,這個,岐兒自小在我身邊長大,會先告訴我,也是理所當然……”皇甫馨結結巴巴地想要替皇甫岐解釋,卻被皇甫連擺手打斷。看著一個勁兒地微笑著盯著皇甫岐的皇甫連,皇甫馨膽戰心驚。對於自己這個在華夏國史書上值得大寫一筆的皇兄,皇甫馨總是有一種打從心底的敬畏。
“回父皇的話。”在這個劍拔弩張的時刻,隻見皇甫岐依舊一臉淡定地回答道:“兒臣並不是不想將這些善事告訴父皇,隻是覺得善事自然會有人忙不迭地告訴父皇,但是那些民生疾苦卻是父皇最想知道而又常常難以聽聞的事。兒臣想,父皇派兒臣跟隨林大人巡查天下政務,為的不會僅僅是那些歌功頌德,而是針砭時弊,對症下藥,以期將我華夏國的威名遠播八荒,流傳萬古。”
皇甫連突然大聲笑了起來,連說道:“好好好”
一旁一直提心吊膽的皇甫馨直到此刻才終於放下了高懸在喉嚨裏的心髒,麵上重新現出微笑來。
“朕空有這麼多的兒女,但是能夠跟朕說真話的,卻隻有你一個而已”皇甫連突然生出一種悲涼,那是身為帝王的落寞和孤獨,站在權力的至高點,他收獲最多的不是幸福感和成就感,竟然隻是寂寞。
皇甫岐麵上的淡然,甚至是稍顯冷漠,並沒有因為皇甫連的這一句話就褪去,但是眼睛裏卻浮出了一絲暖色,不知道是因為皇甫連突發感慨的真情,還是因為他的未來因為葉知雅的孝行而點燃了一豆燈光,又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吧。
“皇上,臣以為,如今正逢以孝治國始行天下,莫不如好好地宣揚葉知雅至孝雙親的事跡,感化世人,使我華夏人人懂孝義,知孝悌,且身體力行,使知孝行孝稱為我華夏國的精神風尚。”一直在一旁沉默的林峰,終於等到了時機,開口說道。
“是是是,這件事是值得好好地宣揚”皇甫連連連點頭,高興地讚許,與其說他是覺得葉知雅的孝侍雙親的事有利於他以孝治國,倒不如說是他很羨慕葉知雅和父母之間那份他可望而不可即的濃濃的親情。
“不知道林愛卿對此有什麼好的建議。”皇甫連問一旁的林峰。
林峰微微一笑,一直忍到此時,才算是直接開口幫助皇甫岐複出:“皇上,其實關於葉知雅孝侍雙親的事,臣因為忙於察看赤泉縣的政務,所以一直都很少插手去管,了解也不多。皇上您要是真的想要一個合適的建議,不如聽聽看九殿下是怎麼說的吧,畢竟,葉知雅的事,一直都是九殿下在忙。”
“是嗎?”皇甫連興致更高,覺得這是一個拉近和皇甫岐父子感情的機會,便和善地問:“岐兒,依你看來,朕應該怎麼樣獎賞那個葉知雅?”
在皇甫連開口問起葉知雅的事的時候,皇甫岐就已經想到這一點了,也早就在腦海裏仔細地思量謀劃,所以等皇甫連一開口問,皇甫岐便拱手答道:“回父皇的話,兒臣以為,敕封葉知雅為縣主,不失為一個辦法。當然,具體如何,還要請父皇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