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話 聲名鵲起(1 / 2)

那時候的商雀是什麼呢?一間半新不舊的貿易行,三十多個夥計,兩個掌櫃的,每年不說入不敷出,大大小小的花銷算下來也隻能算是持平,不賠不賺的買賣,倒是還養活著這麼多人呢,也算不錯。

然後,商雀以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形式關張了。毫不起眼的商雀被拍賣,背後的兩大家族都沒插手,看著這家小鋪子倒了,也沒什麼動靜。是因為兩人沒了感情,加上如今財大氣粗,對當初創下的一點產業早已不放在心上,還是這裏麵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白浩然無從得知。

拍賣商雀的時候會場很冷清,不過幾個人出價,大家對一個關了門又沒了兩大家族庇護的小鋪子沒什麼熱情,買走這家貿易行的人甚至沒有露麵,派了個仆人拿著一袋子金幣,直接領了房契地契和官方證明。

然後所有人見識到了一個起死回生的奇跡,商雀真的聲名鵲起了。

“你願意加入商雀嗎?不需要履行任何義務,沒有任何規則,隻要你行商的時候說明你是商雀,遇見你欣賞的商人邀請他加入。”

這句話近乎一個玩笑,開始於商雀過去的老鋪子現在的總會邊上的水果攤兒。五十多歲的老王頭賣了半輩子的瓜果,從來沒有缺斤短兩,小買賣做得還不錯,麵前年輕的小姑娘笑的很親切,老王頭覺得不管怎樣自己也沒什麼損失,也就答應了,小姑娘給了他一個鐵製的徽章,上麵有隻不認識的大鳥圖案和一個小小的編號。

後來老王頭,又推薦了賣豬肉的老胡,後街賣雜貨的劉嫂子,這次來的是個栗色頭發的小夥子,小夥子跟街坊四鄰打聽了一下,就給了老胡和劉嫂子一人一個鐵製徽章。

“你願意加入商雀嗎?不需要履行任何義務,沒有任何規則,隻要你行商的時候說明你是商雀,遇見你欣賞的商人邀請他加入。”

這句話一樣出現在幾大商會的桌麵上,大多一笑置之,這大概是附近孩子新找到的樂子。

至於小商會和一些獨自行走的商人有覺得是惡作劇的,有感興趣或是順路經過老商雀鋪子順手領了徽章的,商雀這間半新不舊的鋪子一下子成了話題中心,人們討論著這裏麵有什麼故事什麼陰謀什麼機會,也順便關心一下商雀的新主人。隻是這主人或許真的隻是個有錢少爺,想找個新玩具,開始幾天還有興趣,過幾天就丟開不管了,然後真的就再也沒冒過頭。

商雀沒有明確的組織,沒有分級,沒有會長,沒人管,沒人問,隻在你推薦新人的時候會派人調查一下誠信,發一個鐵製徽章,帶著一個絕不重複的編號。

這裏麵是一個一個的小集團,幾個相熟的在一起交互下情報,哪有鹽貴了,哪裏醋酸了。有的是幾個老朋友,有的是本來一個商會或有緣相聚覺得不錯的點頭之交,誰也沒有上線,更是從來也沒人傳達過什麼指令,商雀真的沒有義務也沒有規則,於是越來越多的商人加入,這下子商雀連派人調查這一步都省了,誰推薦的,你就寫信說說被推薦人的幾個故事,生意上的可以,生活中的也可以,然後商雀會寄過去一個小小的徽章。

事情發生變化是在半年以後,一個外地商人來買礦石,兩家供貨的買賣家實在分不出孰優孰劣來,商人最後無奈問,你們誰是商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