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微涼,秋葉枯黃。
葉痕在住處靜默,幾縷月光透過滿是灰塵鏽跡的窗台灑在他的身上,讓這名身板看似纖弱的少年顯得更加單薄起來。
空蕩的別墅隻有小寶不斷揮動拳頭的聲音。
經曆了這場廝殺與葉痕的指導,小寶的古武拳法算是初入門庭。
小小的拳頭在揮舞在空中呼呼作響,童真與幼稚已經從那呼靈靈的可愛眼眸中褪去,堅定與刻苦已經讓他初有氣勢。
“喝!”一聲暴喝,小寶又打出凝聚全身力量的一拳,拳頭抽在空氣上宛如大鞭。
葉痕稍稍瞥了一眼:“這一拳的力量已經掌握了幾分精粹,但是為了能打出這一拳你的準備工作太多了,動作幅度太大。”
“大部分時候,我們未必要使用全力的一擊,力量要隨心所欲的掌控,想要融入幾分力就融入幾分。”
葉痕說完,身體動了起來。
他的拳頭刻意以小寶能夠看清的速度揮舞著。
古武技拳法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合力。”
也就是說你這一拳,能融合多少力量。
背脊,骨骼,大筋,肌肉……
當能把所有力量融為一體打出百分百的一拳,這才隻是剛剛入門。
隨意舞拳之間,葉痕需要多少力量,就合多少的力。
需要五分力,身體上的筋骨與胳膊上的肌肉猛然爆發,五分力打出,五分力留下。
同一時間,身體另一側的拳頭做出了防禦動作,留下的五分力隨時可以抵擋敵人的攻擊,也可以隨機應變在下一秒擊在敵人破綻上。
每一分力道都應該運用自如,渾然天成。
爆發哪一部分。
留下哪一部分。
這都是一個很講究的學問。
小寶認真的聽著。
原來古武技的不同,就是運力方式的不同,爆發留守方法的不同。
有些武技源遠流長,如潺潺溪水,連綿不絕,力量層層疊疊永不停息。
有些武技爆發極強,如熔岩噴射,剛猛有力,力量一泄如注開山劈石。
合力方式的講究要融合自身條件的不同而進行改進,有些人身上大筋力量更強,有些人骨骼密度更大,有些人肌肉更加發達。
存哪些力,放哪些力,都不是紙上規定好的東西。
這些都要經過長時間的測試與實戰,才能研發出真正適合自己的古武技,改進其中的稍微偏差,成為真正的強者。
小寶聽的兩眼放光,葉痕教他的東西都不是死板的招式,先是把各種原理講解疏通,再把運力方式方法傳授給他。
在門徒傳藝方麵,葉痕做的絕對無所挑剔。
小寶的動作開始變得別扭起來。
一下完全爆發百分百的力量,對他已經不算難事。
但是要留幾分,收幾分,再爆發幾分……
這就為難他了,小小的孩童根本無法對自己的身體掌握到細致入微的程度。
他每一個動作都變得古怪可笑起來,就像是小孩子在胡亂跳舞。
葉痕並沒有糾正他錯誤的姿勢。
對力量的體悟,要完全靠他自己,無論動作多麼滑稽都不能說這是錯誤的。
哪裏的力量晦澀難通,哪裏的力量難以融合,全部都要小寶自己體會,並且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