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大名鼎鼎的福爾摩斯,波洛在知名度上雖有所不及,但在人物魅力上,不比福爾摩斯差。
與福爾摩斯這位消瘦冷靜的大偵探相比,波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大義凜然,有時候不得不讓人為之汗顏,感覺被站在道德製高點指指點點。
至於兩者的推理能力誰更勝一籌,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福爾摩斯強,是強在尋找線索,和發現線索之間的關聯上。
在其相關的故事裏,他和助手華生初次見麵,就從其儀表和裝束上,推理出諸多信息,可謂讓人眼睛一亮,讚歎不已。
而波洛,在搜索線索方麵,沒有福爾摩斯那般細膩,但在推理方麵相當逆天。
他破案的手段,大多是通過現場勘查,與案子相關人員逐個談話,觀察其臨場的神態變化,和邏輯上的漏洞,來發掘事件背後的真相。
可以說,波洛很符合一種智者的形象,給人一種光是談笑風生幾句,隨即就眼神一變,指出真凶的感覺。
秋煥之所以選擇把《東方快車謀殺案》在這個時候搬出來,除開主辦方題目要求的原因外,還有多層考慮。
《白夜行》的故事很好,可終究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難有續集,讀完了就沒了。
這樣一來,人們往往隻對小說的內容感興趣,對秋煥本人的名聲提升很小。
除了一些期待新作品的人外,大部分人的想法是:
這故事講都講完了,你這作者再怎麼樣,就是似了也影響不大。
所以說,單本《白夜行》頂多能讓大家意識到推理小說界出了個有實力的新人,但很難讓大家對秋煥產生期待,對名氣的提升自然幫助不大。
因此,秋煥需要一個快速拉高自己名氣的辦法。
而這辦法很簡單,就是出一係列的推理小說,如《福爾摩斯探案集》這樣的。
波洛的故事沒能像《福爾摩斯探案集》這般整合起來,但也可以先讓讀者熟悉這個神探,再說些未完待續之類的話。
隻要能讓波洛這個形象刻印在大眾心中,到時還想看的話,不得求著秋煥更新,如此一來,秋煥名氣直接拉滿。
雖說有點不厚道,但這的確是最快幫秋煥獲取聲名值的辦法了。
這樣想著,秋煥開始在電腦上打字。
突然,門響了,外邊傳來一道聲音。
“秋先生,主辦方想采訪下您,了解下您開書的設想,不知您是否有時間?”
“有,當然有。”秋煥站了起來,這個時候確實可以說說一些想法了。
門開了,竟然是主持人冰冰。
不是站自己這邊的林依依,秋煥有些失望,可沒表現在臉上。
“是這樣的。”冰冰將話筒遞到秋煥嘴邊,“觀眾們想了解下,您打算構建什麼樣的主角?”
什麼樣的主角?秋煥想也沒想,回答道:“當然是神探。”
話音落下,瞬間見冰冰露出得逞一笑,“看來秋煥先生相當有自信。”
“神探往往是最難描寫的,因為其推理稍有紕漏,就很容易給人一種‘神探就這’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