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愛抬杠的楊餘(2 / 2)

秋煥輕輕搖了搖頭,鍾老固然心胸不甚寬廣,但也確確實實給予過自己幫助,這份人情,他無法輕易抹去,更無法視而不見。

於是,他緩緩站起身打算說些什麼。

林依依見狀,立刻心領神會,嘴角勾勒出一抹溫暖的笑容,她輕盈地走過來,手中遞上話筒。

“咳,關於這個問題,我想稍微補充幾句……”

秋煥的目光在觀眾席與直播間之間遊移,敏銳地察覺到了寧相先前言論引發的微妙氛圍。

他接過話題,說道:

“寧相先生對於《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經典作品的解讀,確實是鞭辟入裏,我深感讚同。並且我在創作時,也確實是廣泛查閱了各類典籍,力求還原那個時代的風貌,深入剖析案件背後的複雜人性與社會背景......”

這句話說出來,在林依依耳中卻是變了味,有些刺耳。

她回想起自己在創作期間與秋煥除了采訪外,還有幾次私下交流。

每一次,當她滿懷期待地找到秋煥想談些什麼時,都是看到對方要不坐在電腦前,坐姿隨意得簡直要將椅子坐穿,半天一個字沒打。

要不則是直接“摸魚”狀態,閉目養神,偶爾還傳來輕微的鼾聲,在夢境中繼續他的創作之旅。

這真的有好好查閱資料嗎?

回想這些,林依依心中波瀾,臉上表情卻是不變,保持著得體的微笑,輕輕向秋煥示意,示意他繼續講述下去。

“但是,”秋煥的語調突然一轉,帶著幾分引人深思的意味,“這裏的關鍵,其實和認知無關。”

“從思維慣性的角度來看,大多數人的確會不假思索地認為,一旦紙張化為灰燼,其中的內容便無從尋覓,會被徹底抹去。”

“確實,我們大多數人最初都是沿著這條既定的思路前行,自然而然地忽略了某些細節,以至於這個問題在不經意間被擱置一旁。”

“而楊餘先生卻從錯誤的角度,鑽牛角尖非要說他為何不在開始燒幹淨些……其實這是在抬杠!”

“所以大家之所以未能立即洞察問題的核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楊餘先生選擇了一個頗為偏執且非直接的角度來探討!”

說到此處,那些原本因寧相先前的言論而心中略有介懷的人們都找到了釋放的出口,不約而同地輕輕吐出一口濁氣,臉色也隨之緩和了許多。

而秋煥乘勝追擊,語氣中帶著幾分誠懇卻也難掩一絲戲謔:

“倒是楊餘先生,你的質疑精神固然值得敬佩,但有時候,過猶不及反而會讓討論偏離正軌。”

“你這質疑,聽起來更像是無意義的抬杠。”

“我想,你有這份本領,為何不去工地抬杠?”

秋煥的最後一句直接而精準地直指楊餘。

原本一直沉默不語的楊餘瞬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的額頭上不禁滲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肌肉緊繃,渾身都在不自覺地發力,坐立不安地調整著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