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帝國曆七八七年二月五日。光明王受紫川家第九代總長紫川寧禪讓得位。西川大陸進入新的曆史。
新帝國曆三年,光明王與寧夫人、霜夫人大婚。流風、紫川合流。統一而強大的紫川帝國已經實至名歸。
新帝國曆五年,霜夫人因厭倦政治,離開帝都,協幼子隱居河丘。光明王並未阻止。而後光明王每年皆會在河丘呆上三月。
新帝國曆三十年,霜夫人薨,子紫川河不知所蹤。
新帝國曆三十二年,光明王因年少時長期征戰,加之悲傷愛妻去世,舊傷複發。
新帝國曆五十年,寧夫人薨。光明王悲痛欲絕,開始隱居。
新帝國曆五十一年,光明王泛舟多倫湖,其後失蹤。留下遺命,令其次子紫川林即位。
新帝國曆五十二年,嘉西海沿岸出現大量奧丁海賊。第二代西公爵帝天樓奉命出征。期間“黃龍騎士團”成立。
新帝國曆五十八年,西公爵在古桑河畔擊潰奧丁人主力。“奧丁海賊之亂”終結。
新帝國曆六十一年,“東大荒”爆發黑潮,帝天樓奉命東調。
新帝國曆六十三年,帝天樓戰死瓦恩斯坦。
新帝國曆六十四年,十一代總長紫川度薨。子紫川羅即位。該年六月,奧丁餘孽作亂。皇家騎士團奉命鎮壓。
新帝國曆六十七年春,遠東各族自行選舉產生了“遠東佐伊族議會聯盟”。第一代議長由白川將軍嫡孫唐瀾接任。同時宣布內政自理。紫川羅並未就此事發表任何意見。因為光明王遺命:遠東有追求自由之權利,若半獸人無橫跨瓦倫之野心,後輩子孫可聽之任之。而議會聯盟也發布公告稱遠東仍舊隸屬於紫川家。
新帝國曆七十七年,經過數代紫川家總長英明治理。紫川帝國臻於鼎盛。
新帝國曆七十八年,紫川羅發布《騎士法案》,同時規範了自光明王以來的封爵體係。凡有軍功者皆可受封為騎士,凡為騎士者皆可又封地。帝國爵位分為:王爵、公爵、伯爵、子爵、男爵、爵士。子爵以上皆可世襲。
新帝國曆八十年,紫川羅薨。子紫川木即位。該年,自極西之地遠航而來的大文學家貝裏琉薩抵達河丘。同時還有一船的書籍。這些書籍大多是介紹極西之地古典時代的大秦共和國古典時代的共和製度。而其人亦大受帝國貴族歡迎。
新帝國曆一百二十八年,紫川木之孫紫川無邪薨,紫川無邪之子紫川元凡即位。因紫川元凡先天失明。國政暫由其從小一起長大的書童夜無憂處理。
新帝國曆一百三十五年,紫川元凡薨。死前以夜無憂為王爵之尊輔佐年僅三歲的紫川穆總覽國政。
新帝國曆一百三十六年,第七代西公爵帝修嵐自藍城起兵。一路勢如破竹,直抵瓦涅河畔。夜無憂親率大軍七十萬迎戰。其中包括十萬塞內亞兵、十五萬遠東半獸人、三萬半龍人以及三十二萬人族步兵。
新帝國曆一百三十七年三月,帝修嵐在加利利回廊大敗夜無憂軍,夜無憂以三千殘兵敗將撤回帝都。並準備將都城前往巴特利。十二月出,帝修嵐大軍強渡瓦涅河,因遭受千年一遇的淩汛,損失慘重。不得不撤軍。
新帝國曆一百三十八年初,憂憤成疾的王爵夜無憂去世。林穆以光明王登基第一年為新帝國曆元年。改國號為“龍神帝國”。恢複光明王的原姓“林”,以“林”為國姓。以新都為神都。而帝修嵐亦在該年在藍城宣布多倫聯邦共和國成立。兩雄並存由此確立。
新帝國曆一百四十五年,年僅十三歲的林穆率軍遠征多倫。第二次加利利回廊會戰爆發。因糧草不足,於次年撤軍。
新帝國曆一百五十年,聯邦執政官帝修嵐再次起兵二十萬遠征帝國。帝國元帥貝寧率軍抵抗。兩軍對壘一百餘日。帝修嵐見無機可趁,遂撤軍。
新帝國曆一百六十年,聯邦第一代執政官帝修嵐薨。
新帝國曆一百六十一年,林穆再起三十萬大軍遠征聯邦。聯邦名將屠雄以避實就虛之計錯開帝國軍兩翼。並親率敢死之士攻擊帝國軍中軍。林穆臨陣怯戰,率先潰逃。帝國軍大敗,屠雄以大軍掩殺,此戰帝國戰死者二十萬以上,自此國勢大衰。
新帝國曆一百七十年,屠雄率軍遠征河丘。河丘林氏以舉國之兵迎戰。屠雄掘開金水河上遊大壩,以洪水淹殺三十萬河丘軍。河丘被迫簽下城下之盟。
新帝國曆兩百年,年逾古稀的聯邦元帥再次起兵四十萬攻打帝國。大軍兵容鼎盛,連綿不絕。帝國上下皆惶恐不安。二十三代皇帝林軒成更有開成納降之意。當時剛從帝國陸軍軍官學院畢業,年僅十八歲的白世樓自告奮勇率兵迎擊。當時帝國內部名將凋零,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無人敢請纓出征。於是林軒成命其率軍迎戰。白世樓率八千輕騎以一百人為一小隊,對屠雄大軍展開日夜騷擾。聯邦軍數量龐大,奈何成分複雜。在連續一個月的騷擾過後,聯邦軍先頭部隊七萬人終於在瓦涅河東岸紮穩腳跟。趁此時機,白世樓以兩大騎士團為矛頭,其餘大軍為後援,對聯邦先頭部隊展開偷襲。經過一晝夜血戰,七萬聯邦軍全軍覆沒。見東岸已橋頭堡已失,無奈的屠雄隻得率軍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