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家。

青嵐看著外麵的好天色,道:“小姐,您過了端午就要去濟仁堂坐堂了,不趁著這幾日多出去走走嗎?”

以後可就沒時間了。

薑拾月往外麵看了一眼,笑了:“今日有雨,不宜出行。”

青嵐:???

這萬裏無雲的樣子,不像是要下雨啊!

薑拾月也沒有多做解釋。

她去了書房看書。

不多時,外麵果然下起了大雨。

青嵐一臉驚歎地看著薑拾月,不明白她是如何看出來的。

對此,薑拾月但笑不語。

看出來的?

她自然沒有這樣的本事。

知道今日會有這樣的天氣突變,還是前世的事。

前世的五月初一,薑拾月從孟長安的手裏迎回了家人的骨灰。

離開時活生生的三個人,回來時卻變成了三隻小小的壇子,薑拾月是如何的肝腸寸斷可想而知。

似是感應到了她心中的悲傷,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聚起了層層陰雲。

緊接著,大雨滂沱而下。

那一日,薑拾月沒能及時躲開這場雨,她顧不得避雨,隻來得及將三隻裝了家人骨灰的壇子緊緊護在了懷裏。

她在雨中放聲痛哭,讓人無法分清她臉上的是雨水還是淚水。

這樣的日子,這場突然到來,又突然結束的大雨,薑拾月又怎麼會忘記呢?

重活一世,前世這段悲傷痛苦的記憶,倒是變成了成全陽明道長的大好時機。

算算時間,宮裏的事,已經見了分曉了吧?

薑拾月沒有多想,她將青嵐遣了下去,關好房門之後進了靈藥空間。

陽明道長已經成功走到了永和帝的身邊,那她這裏自然也應該準備起來了。

配製寒食散的藥材,是薑拾月從外麵帶進靈藥空間的。

不是她不想用空間裏的藥材,而是空間裏隻有草藥,而配製寒食散需要的卻是丹砂、雄黃等,也隻能從外麵帶進去了。

對於薑拾月這個醫者來說,配製寒食散並不難,為了方便永和帝服用,她還特意將散劑製成了丹丸。

加了靈泉水的丹丸表麵圓潤光滑,若仔細看去,還能看到一層帶了點神秘的溫潤光澤。

單憑這賣相,就能讓人很容易相信這丹丸的不凡。

薑拾月將製好的丹丸裝進了玉瓶裏。

隻待時機合時,這丹丸就能經陽明道長之手遞到永和帝的跟前。

薑拾月並不擔心永和帝不對這丹丸動心。

如今的永和帝也許不會想著服食丹藥,那是因為他如今的身體尚算康健,但若是有一日,他的身體垮了呢?

薑拾月有的是耐心。

……

轉眼就到了端午。

一大早,蘇毓華就將自己用五色絲線編成的長命縷係到了薑拾月和薑拾景的手腕上。

在代代相傳的習俗之中,端午節時,小輩係上長輩親手紡織的長命縷,在節後下第一場雨的時候剪下長命縷丟進雨水之中,接下來的這一年裏就能無災無恙。

長命縷,是長輩對晚輩最好的祝福。

薑拾景嘴角抽了抽:“娘,我都多大的人了,您還把我當小孩子啊?”

話是這樣說,在蘇毓華給他係長命縷的時候,他仍是一動不動聽之任之。

蘇毓華瞪他一眼:“你就是長到一百歲,難不成還能不是我兒子了?”

薑拾景趕緊閉嘴。

“再說了,”蘇毓華又瞪他一眼,“你空長歲數又有什麼用,多大的人了也沒能帶個媳婦回來!”

薑拾景:……

提到這個,他更不敢開口了。

為了不被蘇毓華繼續念叨,薑拾景連忙求救一般地看向薑拾月。

薑拾月一時忍俊不禁,連忙道:“娘,今年的長命縷編得格外的好看呢,您別管哥哥了,趕緊給我也係上啊……”

蘇毓華哪裏還能不知道薑拾月這是在給薑拾景解圍?

不過,聽薑拾月這樣說,她還是扔下薑拾景,取了另一條長命縷給薑拾月戴上。

戴上之後,蘇毓華還端詳了一會兒。

“記得啊,今日之後遇到第一場雨的時候,把這長命縷剪下來扔進雨裏。”蘇毓華叮囑道。

“娘,我們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