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節(1 / 2)

李謫凡青春一笑,說道:“臣願帶吳鉤,為陛下掃殘去穢。”俞大遒,唐郎等將見此,也齊聲說道:“願為陛下效力!”

李謫凡出生雖不錯,但遭遇萬曆帝之時身陷風塵。現在雖受到萬曆重視,到底有幾分自卑,麵對張簡修李光等貴族子第,就格外的爭強好勝,力圖壓人一頭。

萬曆早從一係列的跡象中看出了李謫凡的心思。李謫凡人才難得,萬曆心中是極其喜歡的,對他的這些小動作也就一笑了之,當作生活的調劑。說道:“以後有的是仗給你們打,到時候可別給朕拉稀擺蛋。”

眾人一笑。李謫凡不知怎麼的就紅了臉。

萬曆說道:“俞將軍,可否演示一下水師,讓李校尉這些後輩也見識見識?”

“遵命。”

已經卸下軍糧的水師戰船已經待命多時。在俞大遒軍旗和號角的指揮下,迅速的出動了。十六首400料兩桅戰船分成兩隊分別向各自的目標駕去。

江南水師采用的通信方式是旗幟和號角同用。平時多用號角召集軍士戰船,鼓舞士氣;戰時為防止敵軍用號角冒充我軍傳令,就多用旗幟,用旗語相互交流,相互配合。

這一次出動的十六首400料戰船都是江南水師的主力戰船,精銳中的精銳。采用風帆動力,少數幾隻學習佛郎機船,除了風帆外,還安裝了船漿,看起來像是蜈蚣,水師也有稱其為蜈蚣船的。

萬曆想起中華曆史上曾出現的車船,被公認為輪船的始祖,在南北朝和宋代都閃爍過光芒,韓世忠黃天蕩之捷和虞允文采石磯大捷都有它的身影,不知現在大明還能造不?轉問俞大遒道:

“俞將軍,可聽說過車船?”

“車船?”

萬曆解釋道:“就是在船側裝上輪子,用他來代替船漿,以輪激水前進。”

俞大遒搖搖頭,說道:“臣在海疆多年,未見過這樣的船。到是《水滸傳》中梁山擒高俅一節文所寫的大海鰍船,好像就是——”猛地想起這《水滸傳》乃是禁書,自己在皇帝麵前提起,顯然不妥;忙轉口道:“南宋初年,楊麼在洞庭湖好像也用了一種帶輪子的戰船,不過年代已久,實情不得而知了。”

萬曆心中輕歎,到不是因為《水滸傳》,什麼禁書不禁書的,現在京師養心殿的暖閣中還擺著好幾個版本呢。他是為中華武器的發展歎息,中華曆史上,每逢戰亂武器總能大幅度前進,但一旦天下安定,就刀槍歸庫,武器水平也就必定一年不如一年。及到了王朝末年戰亂再起時,就會發現原來的精良技術早已失傳,優良的武器不能再生產。比如車船,比如火器,比如唐刀;仿佛也陷入了一個可怕的“輪回”。反倒是戰亂不已的西方,武器因此不斷的精良進化。再擴大一點,戰術戰略思想也是如此;幸好中國文字千年不變,又對戰略多了些記載,後人才能利用文字記載學習先人,利用先人的智慧;不像武器那般容易失傳。

俞大遒見萬曆麵有不豫,說道:“陛下,車船既然不是空穴來風,水師也可以試製,或許有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