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煉丹 二(1 / 2)

唐風將最後一道“煉鼎”的功法納入煉丹鼎之後,緩緩地卸去靈氣,那火紅的煉丹鼎逐漸的黯淡,本來懸浮起來的煉丹鼎又緩緩地落回了地麵。

當唐風將靈氣完全卸去之際,煉丹鼎火紅的氣息完全褪盡,而又剛好輕輕地落在了地麵上。

他臉色露出了笑意,如沐春風的笑意,稍作調息,便站起身,暗道:“原來這‘煉丹術’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嘛!”

不過,從古至今,多少追求“永生”的修仙者,皓首窮經,餐風露宿在荒野深山,淡去塵世的浮華,一生矢誌不渝地追求仙身。可終究能有幾人修得仙身?超乎生命的桎梏呢?

而如同佛家有雲:六道輪回,因果循環。這樣看來,生命又豈會有終止?生命的終止不過是生命的另一種狀態存在罷了,通過輪回關係,生生不息,以達“永生”。

由此看來,佛家遠比道家看得遠些,道家窮其一生追求“永生”,在佛家看來不過是“六道輪回”,生命的終止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單從這一點對生命的了悟來說,佛家更能接受生命的“生老病死”。道家又顯得有幾許“狹隘”了。

然而,若是從追求的執著來說,道家追求那種仙界的“飄渺”,而佛家追求西方極樂,兩者雖然殊途同歸。可最終求道者未必能如願修成仙體,遨遊仙界;而求佛者也未必能夠死後西方極樂,因為還有“地獄”一說。

當然。唐風能夠領悟“煉丹術”,這對於他而言,便是一種對修仙向往的一種突破。他也沒想到自己由一個醉心劍道武技的“凡人”,篤定信念,追求仙身。而且還是要將易宗弟子都帶入仙途之旅。

唯有在這一過程中,他似乎忘卻了自己為了爹娘的血海深仇,必須要血刃仇人的堅定信念,人往往能夠將一種信念代替另一種信念,隻要另一種信念足夠強大。

唐風並沒有忘卻他為爹娘報仇的信念。因為他深深的意識到,當今天下,並非是靠著凡人的武技能夠仗劍天涯。鋤強扶弱的前提,是你自己足夠強。

隻有強者才能助強扶弱,弱者永遠隻有任人宰割的命運。

摩天之巔,他與魔域魔尊的一戰。雖然他聯合楚玉以及唐嫣。通過琴劍合璧,擊敗了魔域魔尊,可是,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魔域魔尊並沒有毀滅,而是在他眼皮子底下溜之大吉。

他那一刻突然感覺自己離那浩瀚的仙界天界太遙遠了,雖然自己能夠踏雲禦空之術,但是,要想窮盡九天。遨遊仙界、神界,那是遠遠不夠。

那麼。能夠登天道、踏仙途的唯一途徑,就是修仙悟道,當自身修成仙身,傲視九重天,那麼又何懼魔道?又何愁不能報仇雪恨?

唐風其實早已經將這一切想得透徹,不然,在儀部掌門祁方提出修仙悟道之時,他是斷然不會同意的。

既然要倡導修仙悟道,如果一個人修成仙身,要想對抗龐大的仙界、神界體係,個人的力量又是渺小得好似浮塵一樣。

他自幼在竹溪村,在村莊裏,經常有狼來叼走村裏的牲畜,可是,每一次,獨狼來到村莊,幾乎都被村民打死。到後來,那些狼似乎結成了同盟,每次都是一群狼出動,這樣一來,村民唯有眼睜睜地看著牲畜被狼叼走。

唐風當時還小,特別憎恨那些叼走村民們的牲畜,可是,當驀然回首,他卻是感覺到——群狼的可怕。孤狼的戰鬥力是微弱的,一群狼的力量是強大的。

於是,在各種因素的促使之下,唐風毅然決定帶領易宗弟子修仙悟道,如果能夠讓易宗弟子一部分修成仙身,與自己登天道,踏仙途,那麼就會增加自己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