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福布斯》21國“第一富人”的深度解讀2(2 / 2)

這些連鎖零售商所具備的不可匹敵的競爭能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麵,第一是現代連鎖商業所產生的規模效應,第二則是快速應變的創新能力。西班牙首富阿曼西奧·奧爾特加·高納創辦的Zara服裝公司從來不為自己的連鎖店投放一分錢的廣告,但他卻聘用了200名設計師,每年推出的時裝款式多達2萬餘種。

“壟斷是暴利唯一的源泉”,這條猶太商法迄今似乎仍未失效,而稍有進步的是,壟斷的意義正更為廣泛化和“商業化”。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無數巨商通過與政權的聯姻或交易,強權擁有礦山、鐵路、航船及主要農產品的專營權,從而血腥地完成了原始積累,並成為一國之首富。而隨著國家製度的健全及商業文明的進步,這條暴富路徑越來越變得不可能。在當今所有的首富中,唯一與資源型壟斷有關的大概就隻剩下兩個,一個是南非的奧本海默家族,他們控製了全球鑽石資源的70%;另一個則是中國澳門地區的何鴻森,他掌控了當地的賭博業。

而其他的各國首富則無一例外地通過完全市場競爭的手段,在各自的主營行業中保持著絕對優勢的市場份額,形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壟斷效益。美國首富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基本上完全控製了全世界電腦的桌麵係統,意大利首富掌握著全國商業電視80%的市場份額,澳大利亞首富控製了全國80%的雜誌市場,加拿大首富壟斷了報刊市場的70%以上,新任印度首富則擁有世界年鋼鐵產量的6%。

近10年來,IT產業的勃興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產業革命,它正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但是,讓人驚奇的是,在30個國家和地區的首富中,隻有三位半是以IT為主業的,一個是最著名的比爾·蓋茨;另一個是印度維普羅公司的創始人阿齊姆·哈沙姆·普雷姆吉,雖然在今年,他的財富被同胞米塔爾超越,但他的公司仍然是印度最知名的軟件公司,他的服務客戶名單上擁有包括數十家全球500強企業在內的眾多公司;還有一個是中國台灣的郭台銘,他領導的鴻海集團是全球贏利第一的電子專業製造服務廠商,在“房產大王”兼“保險大王”蔡萬霖去世後 ,他的資產已超過王永慶而居全島之首;那半個則是墨西哥的首富卡洛斯·薩利姆,這位65歲的黎巴嫩移民在10多年前用1760萬美元買進了墨西哥電話公司,IT業的發展帶動了電信產業的勃興,如今這家公司已經戲劇性地增值到200億美元,占據墨西哥證券交易所總資本的40%。

在21世紀的今天,首富對國家經濟的實質性影響已非當年可比。在1901年,當時的美國首富是安德魯·卡內基,他所領導的美國鋼鐵公司資本達到14億美元,相當於彼時美國流通貨幣的三分之二。在今天,除了某些極端貧困的國家,那種能夠一手壟斷國家經濟命脈的“絕對富豪”已經很難出現了。在過去的幾年裏,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以霍多爾科夫斯基為首的“七寡頭”之間的搏命角鬥,便是一個商業製度雛形初現的國家政權對此的一種本能式抵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