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AK-47:民族之槍(3)(1 / 3)

戰爭爆發時,解放陣線僅有7000人,擁有的武器多數是"二戰"時期的毛瑟槍。而葡萄牙政府軍則擁有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人數大約23000人,並有一支近千人的特種部隊。該部隊擁有先進的武器,步槍如HKG3與FNFAL,重機槍如HK21,重武器如60毫米、81毫米和120毫米擲彈筒、榴彈炮與各種輕裝甲車。此外,葡萄牙還在莫桑比克配備了空軍和海軍,為地麵部隊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

有了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支持,莫桑比克解放陣線實力大增。解放陣線軍事領導人菲利普·薩繆爾·馬蓋亞說,感謝蘇聯等國的幫助,他的部隊受益匪淺。的確,該遊擊隊從蘇聯、古巴等國獲得了大量武器,步槍有莫辛-納甘步槍、SKS、AK-47及蘇製PPSh-41衝鋒槍。常見的機槍有DP機槍、DShK和SG-43。此外,遊擊隊還擁有迫擊炮、無後坐力炮、火箭筒、高射炮及SA-7式便攜防空導彈。除了武器之外,遊擊隊還得到了蘇聯軍事專家的訓練,學會了越南遊擊戰術。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一開始,解放陣線最高領導人愛德華·孟德蘭采取和平獨立解放運動,希望葡萄牙能夠讓莫桑比克獨立,然而葡萄牙堅決不答應。雙方於1964年談判破裂。於是,孟德蘭隻好下令組織在莫桑比克境內開展遊擊戰。

解放陣線采取了遊擊戰術。他們在葡萄牙軍隊巡邏的路上設置埋伏,破壞鐵路和通信設施,襲擾敵人。他們通常以10-15人的小隊為作戰單位發起進攻,此外,遊擊隊還充分利用雨季優勢襲擊敵人。葡萄牙雖然裝備精良,部隊數量多,但是卻無所適從,他們隻能追著遊擊隊跑,可是又跟不上遊擊隊。

遊擊隊一完成任務立即消失在叢林裏,而葡萄牙軍隊卻往往因為戰線太長,補給困難而難以圍殲遊擊隊。

經過多年的作戰,1967年,遊擊隊控製了莫桑比克五分之一的土地和七分之一的人口,取得了重大勝利。此刻遊擊隊實力規模擴大,它擁有8000名士兵,擁有口徑機槍,防空步槍,75毫米無後坐力炮與122毫米火箭炮等多種武器。

眼見解放陣線實力增強,葡萄牙政府便改變政策,開始重視莫桑比克現代化建設,其中包括修建大壩、鐵路、公路、學校、醫院等,希望能夠爭取民心。然而,現代化建設並沒有讓葡萄牙獲得民心,相反,葡萄牙惹怒了當地居民。比如,葡萄牙修建加赫拉·巴薩大壩,這原本是一項惠民工程,但是葡萄牙為了修建工程,強迫居民搬遷,引發了民怨。大壩建好之後,由於它攔住了水源,致使下遊民眾不能夠享受水澇帶來的恩惠,因此他們也對葡萄牙政府不滿。

惠民工程不得民心,葡萄牙政府便派人行刺解放陣線領導人,企圖瓦解遊擊隊。1969年2月3日,愛德華·孟德蘭在坦桑尼亞的辦公室被炸彈炸死。解放陣線最高領導人被炸死的消息一經傳出,解放陣線就軍心大亂,並開始展開了一輪清洗運動。不過,解放陣線很快就團結一致,堅決對外。他們使用地雷陣,殺傷葡萄牙軍隊。據調查顯示,傷亡的葡萄牙士兵中有三分之二是因為踩了遊擊隊的地雷而喪命。遊擊隊的地雷陣一時間聞名於世。的確,地雷陣不僅大力損傷了葡萄牙部隊,還嚴重打擊了葡萄牙軍隊的士氣。

收攏民心不可行,暗殺也沒有效果,葡萄牙政府隻好動用特種部隊"弗雷查斯"和轟炸機。在當地,"弗雷查斯"非常有名,它是葡萄牙設立的特種部隊,其成員絕大多數是叛變的解放陣線成員。在經過一階段的特種訓練之後,他們具備了極強的作戰能力。

一開始,葡萄牙派出轟炸機輪番轟炸遊擊隊根據地,然後出動特種部隊圍剿。一開始,這一策略很有成效,葡萄牙軍隊摧毀了一百多個遊擊隊基地,繳獲了大量武器。但是隨著戰爭的發展,葡萄牙軍隊開始吃不消了,他們遭到了來自四麵八方的遊擊隊的攻擊,傷亡人數遠遠超過了遊擊隊的傷亡人數。很顯然,這種作戰方式依舊沒有取得應有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