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衣鋪量體裁,做定做了兩件長裙,兩套內衣,花了四個圓幣。雖貴了些,但黃珠兒卻很開心。
淡粉色與明黃色的布料極好,老板給看的衣裙樣式也新鮮,哪哪她都滿意。
不過還需等上十幾日才好,那麼趁著這些日子,便在去采些藥草來。
一則,可以賣給劉掌櫃,掙些盤纏。二來,可以再研製些防身的藥。
這樣想著,黃珠兒便回來藥館,向劉掌櫃借來藥簍子,去周邊山林走去。
又過了數日,黃珠兒做的補氣養血藥丸起了效,劉掌櫃自是高興,卻又有些猶豫起來。
“怎麼劉掌櫃莫不是心疼那半串圓幣?”
黃珠兒自然說的是玩笑話,她清楚劉掌櫃雖是奸商之流,但也講究個信字,自然不至於貪墨那麼點錢財。
“掌櫃的,你我二人也算有些交情,有些話便但說無妨。”
“小可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黃姑娘是否原因將那丹藥的藥方賣給在下,在下願意出這個數。”
劉掌櫃伸出十個手指頭,目露精光。
這丹藥有補氣養顏的奇效,賣給城中大人貴夫人,那不得發大財。
仿佛看到潑天富貴掉下來,劉掌櫃不由笑出了聲。
“也不是不行,就是太少了點吧,那可是我吃飯的家夥。”
黃珠兒並不想藏私,懸壺濟世,自然就要共享藥方才好。
不過這些日子已經攢了許多銅錢,實在太重且有些打眼了,如果能換成金銀,好藏著袖帶或貼身處,不好讓賊惦記。
“那便給你二十串!”劉掌櫃咬咬牙,一副肉疼模樣。
“一金!我還能給你一份行醫心得,定對你往後行醫有所助力。”
“好!”聽到有買有送,劉掌櫃眼睛一亮,自然不再討價還價。
黃珠兒又向劉掌櫃要了絹布和毛筆,將竹簡上的藥方和師父的行醫心得謄抄了一份,這樣又花費幾天時間。
“事權從急,便用布料謄寫給你,待你自行刻在竹簡上,以便保存。”
看了看絹布上的內容,劉掌櫃很是欣喜,之前被要走十幾次絹布的肉痛感,瞬間消散了大半。
之後,取回來定製的衣裙,又購置了好些行頭,次日一大早便拜別劉掌櫃,黃珠兒便又踏上了前往秦地的行程。
朗朗乾坤,山河無限,好不叫人感慨。
雖在大陵城區一住便是大半個月,雖不算繁華,甚至遠不如邯鄲,黃珠兒卻也覺體驗頗好。
錢袋滿滿心踏實,她不由笑開花。
不過師父的竹簡好幾十冊背著著實辛苦,交給旁人她又不放心。
想著要不要雇一輛牛車送自己直抵鹹陽城,但她卻又喜歡上靠自己每一步,領略各城池山水人情美好的腳踏實地來。
又行了半日,走到一城郊破廟處,黃珠兒心頭一動。
便將大包袱內,先有油紙裝好,又用小布包住的竹簡取出來,埋到了廟外一大樹底下,等她到了鹹陽城,找到趙姨和正兒安頓下來,再來取回便是。
摸了摸懷著布卷,想了想黃珠兒還是放棄了將此書也一同埋進洞中的念頭。
雖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但也需要時常翻閱才好。畢竟這卷書中,有好多處藥材聞所未聞,也是不得不多看看。
隻是此書厲害,萬要小心保管,不能落入歹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