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仁善夫人(3 / 3)

曼晴的心也跟著激動起來,能有這樣的膽識女孩在這樣的社會中很少吧,她真心的祝福林婉兒能活出精彩,能有一個不一樣的生活。

果然,沒用多長時間,林婉兒就來信說,她要救助那些因戰事傷亡的士兵家眷,隻是她的財力有限,一時沒有辦法解決,還是謝小亮出主意讓她問問曼晴,看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林婉兒妒忌的說:“一遇到事情,就讓我給你寫信,說你腦子靈活,定能找到最妥帖的方法,如果你要說也沒有辦法解決的話,那對你小舅可是個致命打擊,所以,你必須要想出辦法解決!”

曼晴撫摸著鼓起的肚子哭笑不得,在前世,傷殘軍人都是要給傷殘費的吧,難道現在朝廷不給嗎?不過即便是給,恐怕也不會太多吧?

等到趙涵從軍營回來問起這事後,曼晴才知道,給的真是太少了,而且還是一次性的,以後就不管了,難怪林婉兒見到那些傷殘家眷生活困難,而動了惻隱之心。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曼晴將二表哥派了過去,按照西南的氣候,應該適合種植草藥和茶葉,如果能找到一項產業發展,就能幫助這些軍人家眷以後的生活。

自己的產業和趙涵的產業都由二表哥慢慢接手,由於自己已經嫁給趙涵,又有身孕,所以趙涵也放心自己跟二表哥打交道,二表哥新婚後帶著楊樂跑了一趟西南,真如曼晴所估計的一樣,那裏盛產茶葉,隻是藥材很少人種植。

最後,曼晴讓二表哥買下一座茶山,建立茶廠後專門招募殘疾軍人,培養他們製茶技術。

同時,讓林婉兒建立西南特色繡坊,自然主要招募戰死士兵的家眷,讓有經驗的師傅教她們繡技,凡自己做的繡品賣出後全部都有提成。

由於有強大的流通渠道,茶廠和繡坊很快產生利潤,曼晴用這些利潤建立孤兒院和敬老院。

趙涵很會鑽空子,馬上命令小舅,給孤兒院派去夫子和教官,趁機培養自己後續力量。

孤兒院慢慢擴大,最後變成一所培育人才的場地,裏麵不僅僅是孤兒,還有許多貧民上不起學的孩子,為了博得前程都往這裏送,因為這裏收費極低還管吃管住。

曼晴怕此事被聖上知道會對趙涵疑心,跟太姥爺商議後,決定將此功績送給皇後和太子妃,皇後沒有子嗣,在民間有功德和好名聲,可以穩固她的皇後之位,即便太子登基,也不會輕易讓她退位。

太子妃則可以因為博得慈善名聲,為太子奠基良好的口碑。

曼晴因此事更感覺太姥爺的精明,一個點子,就將趙涵的危難解脫。

皇後和太子妃兩人勢力彼此抗衡,都不願對方伸入插手此事,但都願意為此事揚名,所以錢財賞賜不說,還給孤兒院命名,具體事項還是由林婉兒負責。

曼晴讓趙涵幫著將此事大肆宣揚,讓皇後和太子妃的功德揚名天下,同時,孤兒院敬老院像雨後春筍一般,在各地建立起來。

而此事的倡導者執行者林婉兒,也被皇後下懿旨嘉獎,被皇帝封為仁善夫人的稱號,小舅謝小亮則升遷為五品官員,被聖上封為懷德將軍。

林婉兒沒想到自己一時之舉,竟然被曼晴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不僅有錢辦孤兒院,就連自己和謝小亮都收獲頗豐,謝小亮笑眯眯的望著她說:“怎麼樣?晴兒厲害吧?原來她就聰明的,加上世子更加如虎添翼,嗬嗬,瞧瞧這事,不僅解決收養孤兒的問題,連帶著咱們也都沾了光。”

曼晴收到林婉兒信後,打開一看隻有兩個字:“佩服,”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此事讓王爺和趙涵對曼晴更加刮目相看,不僅救助了孤兒和老人,還在皇後太子妃出落了好,同時,讓謝小亮順利升官,林婉兒獲得仁善的名聲,最主要也掩蓋趙涵培養自己勢力的危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