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童舉起手,然後掰起手指說:“春秋越國的文種,滅吳後為越王所不不容,賜劍自刎而死;秦朝的蒙恬、蒙毅,被秦二世及趙高陷害而死;漢朝的韓信被皇後呂雉所殺;唐朝的長孫無忌被武則天逼死;宋朝的嶽飛被昏君趙構和奸相秦檜所害。所說這幾位活著的時候,哪個不是名動天下的功臣?為何而死,功高震主,權重遭忌。”
金童又說:“胡丞相那兒,我是說不了這些話的。今日與楊大人聊得興起,就便說與楊大人聽。我想,其中玄機楊大人自會把握。”
楊向天感歎道:“高處不勝寒。”
“金捕頭,如此一說,可是有些端倪和跡象了,聖上已然暗示和提醒,胡丞相為何看不清白?”
金童摸著鼻子說:“胡丞相的眼睛專門往上看,當然看不到眼下的形勢。”
楊向天心裏暗說:“我等隻是跟風的可憐蟲,胡丞相你可不要犯糊塗呀,如果你跟朱元璋較上了勁,那可就害慘我啦。說你完全不知,又不像,偏曉得將那個大嘴侄兒弄到黃金來。”
楊向天正正身形說:“金捕頭,朝廷大勢,不是我們這些小人物的左右得了的,我看還是做好一方父母官再說。”
金童拍掌稱讚:“楊大人說得對,做好父母官,不貪不占,對得起一方百姓,足矣”
“是呀,是呀。”楊向天在應和的同時,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原因很簡單,說起來容量,做起來可比登天還難,金童不動聲色地這麼一說,不知是誇讚自己,還是在貶損自己。不過,自己清楚,自己是一個十足的貪官,當然,這一事實不會向金童坦陳。金童,我貪了很多銀子,抓我吧,自己還沒瘋癲到那個地步。相反,還要利用一切機會表白自己清正廉潔,一身正氣。
朱林雲不失時機地大拍馬屁:“楊大人是黃金的包青天,黃金之福,百姓之福。”
楊向天被他說得不好意思,連忙向金童解釋道:“金捕頭,朱師爺說得也太誇張了,雖然楊某替黃金百姓略盡綿力,但怎能和名垂青史的包大人相提並論呢。”
金童沒說什麼,摸著鼻子笑了。
朱林雲吹捧東家,楊向天往自己臉上貼金,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重要的是名副其實,若到了大家攤牌的那一天,情形正好相反,那才是笑話一樁了。
金童覺得這場看似體己的閑聊是該結束了,正準備告辭。
這時,趙七跌跌撞撞地跑過來向楊向天稟報:“大人,大人,縣衙門口來了二個男的,說是找金,金捕頭的。”
楊向天奇怪地問:“趙七呀,既然是金捕頭的朋友,請他們進來就是,如何變得這樣慌慌張張?”
“大人,隻因小的口快,罵了兩句不中聽的,挨了兩記拳腳,又不認識,所以,前來告知大人,也好處置。”趙七苦著臉說,意思是想知縣大人為他討回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