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難平(1)(1 / 2)

趙天曾進了房,向老太太跪下磕頭:“母親大人,孩兒回來了。”

老太太看著趙天曾,神色複雜,好半天才道:“起來吧,你也辛苦了,為國征戰,戎馬不易,你做的很好。”

趙天曾趕緊謝過母親,站了起來,趙甜甜向趙天曾磕頭道:“見過父親大人,恭喜父親大人凱旋而歸。”

趙天曾也和老太太一樣神色複雜,緩緩道:“起來吧,你的事我都知道了,先下去休息吧。回來路上遇見了你舅爺,他一會就和蕭夫子趕來,你也受驚了,下去歇息吧。”

趙甜甜轉頭望了望奶奶,見奶奶點頭,才退了出去。

屋裏母子二人一時陷入了沉默,仿佛都不知該如何說起,好半天,還是老太太先說道:“你領兵回朝,理應在城外駐紮,回府可有聖旨?若沒有就趕緊出城去,仔細言官又上表彈劾。”

自來武將奉旨出京,如無聖旨是不能回京的,就是怕軍中趁機作亂,故此老太太有此一問。

趙天曾回答道:“皇上得了九城兵馬司回報,說甜甜遇刺,於是傳了口諭,令孩兒速速回府,安置甜甜。這孩子如此得皇上寵幸,也算趙家之福。”

老太太冷笑道:“那是皇上洪恩,至於寵幸麼,連外人都知道寵幸孩子,就是家裏的不知道!”

趙天曾低下頭,沉默不語,良久才低聲說道:“母親,破兒錚兒也是你的孫子,你怎麼不若甜甜般寵愛?”

老太太大怒道:“我又如何不寵愛破兒錚兒!兩個孩子畢竟是有親生母親在身邊照顧,甜甜呢?自小你就看他不順,他七歲了,你主動去看過他幾次?他母親沒了,父親不愛,連姨娘都下狠手害他!你也知道他為什麼離府,當時他隻是一個小孩兒啊!我若不寵愛多一點,你讓孩子怎麼活?這孩子姓趙!不姓杜!你讓你父親在天之靈怎麼安生!”想起孩子自小不幸,又念及亡夫,不由得哭了起來,年老氣不順,接著就咳嗽不止。

趙天曾急忙上前拍著老太太的背道:“母親大人息怒,母親大人息怒,是孩兒不孝,是孩兒不孝。”

好一會老太太緩過氣來,問道:“這事你得有個章程。”

趙天曾不說話,以他的閱曆如何看不出來趙甜甜遇刺有貓膩?但終究自己已經對不起吳姨娘那邊已經很多,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老太太望著趙天曾,這畢竟是她唯一的兒子,自小孝順,也很爭氣,實在是不好說什麼,此時見趙天曾為難,心下卻是軟了下來,說道:“曾兒,你是不是覺得母親對甜甜兒比對你都好?”

趙天曾低下頭道:“孩兒不敢。”

老太太伸手拉了趙天曾的手,撫摸著趙天曾手上粗糙的老繭,溫言道:“是不敢,還是不忿?”神色越來越柔和,接著道:“你錯了,你是我兒子,唯一的兒子,我對你如甜甜破兒錚兒一般,從未疏離。”

趙天曾心下溫暖,低聲道:“孩兒心裏明白。”

老太太繼續道:“你不明白。你七歲的時候,剛得了老十七的武功心法,整天和老十七比鬥。有一次你們鬥拳,他畢竟大你幾歲,氣力足些,下手也沒輕重,傷了你的氣門,昏了過去。老十七嚇得哭著來找我,我也嚇死了,抱著你滿城找醫生,當時我的心裏想若是你活不了,我也不活了。後來還是救了回來。”想起當年之事,不禁嘴角帶笑。

老太太接著說:“自此老十七再不敢練武,轉而學醫,你啊,卻是一天比一天壯,也不一天比一天不讓娘省心。”

趙天曾想起童年趣事,也不禁嘴角帶笑:“母親對我好,我心裏自然明白的。舅爺也是對我極好的,雖然整天不給我好臉色,但我知道如果我若出事,他必是最傷心的。”-

老太太微笑道:“是啊,他雖大你幾歲,你們卻算是一起長大的,為傳你武功一事,他終身不得進講武堂,你是在該好好對他才是。孩子,你現在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娘可以理解,但甜甜畢竟是你親生兒子,你卻不能視之如仇寇。”

趙天曾沉默半天,才緩緩說道:“這孩子長得太像他娘,我一見到他就想起了婉兒......婉兒畢竟是因他而死的,我......我......”

老太太歎道:“我知道你和婉兒青梅竹馬,情義深厚,但婉兒難產而死,卻不是甜甜的錯,你如此遷怒於甜甜,會傷了很多人的心的,就算婉兒在天上看著你這樣對她兒子,也不會開心。”

趙天曾低頭道:“母親說的是。”卻並未往下說。

老太太知道這心結並不是一時就能解開的,也不強求:“這次你封了一等公,已再無上升的可能,這國公府看似榮華,卻已是隻能上不能下的局麵,此刻你還能撐著,但將來如何?破兒錚兒歲雖年幼,平時的稟性卻已看得出來,兩個孩兒的心性自然是極好地,卻有不足。”頓了頓,又說道“將來能保住這國公府平安,隻有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