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不同國家的送禮習俗(1 / 3)

美國:

一位居住在威斯康星州的美國女士自告奮勇輔導剛搬進同一社區的一位日本女士學習英語。她指出:“那位日本婦女每次上課、每次拜訪都帶禮物給我,一本書、紙刻品、花或是糖果,真令我尷尬。”這位美國女士不知不覺領教了日本幾百年來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

在美國,贈送貴重的禮物是行不通的,比較合適的禮物是帶上你要感謝的朋友去赴宴或參加娛樂體育活動。與之相反的是,在日本送禮是一種製度,一個優良慣例。據《東京商業雜誌》所言,“日本人送禮至關重要,而不像西方僅把它當作一件不起眼的事。”在日本,恰當的禮物意為表達送禮之人誠摯的難以言表的友好、感激及尊重之情,所以如果你準備前往日本或有日本朋友前來拜訪,一定要做好準備。

一般說,美國人不隨便送禮。有的在接到禮物時常常顯得有些難為情。如果他們湊巧沒有東西回禮,就更是如此。但是逢到節日、生日、婚禮或探視病人時,送禮還是免不了的。

美國人最盛行在聖誕節互贈禮品。聖誕節時,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為收到各種新奇玩具而興高采烈,以為這是聖誕老人送給他們的禮物。大人們之間常送些書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禮物多用花紙包好,再係上絲帶。按照美國傳統,聖誕節的前幾天還有個“白聖誕節”,屆時,人們用白紙包好禮物送給附近的窮人。

探病大多是贈鮮花,有時也贈盆景。芬芳的花朵給人帶來春天的氣息,使病人獲得精神上的安慰。在習慣上,如果自己親自去慰問,通常送插瓶的鮮花,不必附名片;如果請花店直接送去,就須附名片。

送朋友遠行時,也常贈禮品。禮物通常是鮮花、點心、水果或書籍雜誌等。禮品上也附有名片,祝他一路平安。

此外,美國人認為單數是吉利的。有時隻送三個梨也不感到菲簿,不同於中國人講究成雙成對。美國人收到禮物,一定要馬上打開,當著送禮入的麵欣賞或品嚐禮物,並立即向送禮者道謝。

禮物包裝講究,外表富麗堂皇,裏麵卻不一定是太貴重的東西。有時打開裏三層外三層的精美包裝,露出來的隻是幾穎巧克力糖而已。

RalphGroschen是明州農業廳的資深官員和農業專家,剛從位上退下不久。他用了整整半天的時間,和我們座談介紹明州政府如何幫助本州農民發展玉米酒精工業,擺脫糧食難賣的困難。他的精通專業和敬業精神,讓我們深受感動,於是我拿出一件禮品送給他,表示我們的感謝。

受禮先問價

“Howmuchisit(多少錢)”Ralph拿著禮品,一臉認真地問我。

參加工作快20年了,還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情況,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看到我滿臉疑惑的樣子,Ralph先生笑了起來,解釋說,按照美國法律,國家公務員個人收受禮品價值不得超過5美元,超過5美元的禮品必須上繳。如果受禮人懷疑禮品可能超出5美元,必須事先詢問清楚。

原來如此!當我介紹禮品隻值2美元時,Ralph馬上很高興地接受了禮物。

送禮先申明

在以後與美國公務人員的接觸中,我又幾次碰到這樣的情況,收禮者首先問的是禮品的價值。

於是我開始注意我們從國內帶來的禮品。禮品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嵊州產的領帶和杭州的真絲絲巾,另一種是從義烏小商品市場買來的各種精美小飾品,這些物品在國內單價都不超過20元人民幣。但在美國市場一走,發現同樣的領帶至少標價在20美元以上,並且包裝還不如國內的精美。

知道了這個情況後,我每次拿出禮品時就主動申明,本禮物不超過2美元。當然,也遇到兩類人不問禮品價值的,一類是在這裏的華人,可能是中國文化含蓄,不好意思開口;另一類是個別的美國女士,一次我們送某女官員一塊印花真絲圍巾,她覺得禮品很可愛,一連幾個“beautiful”,但沒有問價格。

美國官員也送禮

美國官員也經常在公務活動中送禮,我就曾收到過不少禮品,但價錢看樣子都不高。

一次我們訪問美國聯邦政府農業部(USDA)農場服務署(FSA)駐明尼蘇達州辦事處,臨走時,JohnMonson主任送給我一張有他簽名的“政府服務守則”大卡片和一支簽字筆。卡片上印著:保持高道德標準,謙虛和尊重他人,抓住關鍵的問題,不要將公眾的榮譽歸於自己,記住我們是團隊中的一員,明智地管好納稅人的錢等六條要求。John說這是他的工作座右銘。

又有一次我們訪問明州大豆協會,會長臨別贈大家一隻小口袋,回來拆開一看,裏麵有兩小包玉米籽,不知生熟,兩小合兒童蠟筆和兩小包五顏六色的糖豆,估計每包不超過20顆,恰巧我們的英語夥伴帶兩個小孩來玩,每人發一袋,不到3分鍾就解決問題了。

交往多了,我們逐漸知道美國送禮注重的相互聯絡,而不在乎禮輕禮重。反觀我們一些國內出來的團組,帶的禮品價值偏重,反而使收禮人增加壓力,難以達到聯絡感情的目的。(摘自《錢江晚報》)

日本:

送禮,在日本更是習以為常,同事的榮升、結婚、生孩子、生日、過節等都會贈送禮物,這種禮儀既是曆史的遺風,又被賦予了時代新意。送禮之習,在商務交往往中同樣風行。給日本客人送一件禮物,即使是小小的紀念品,他都會銘記心中,因為它不但表明你的誠意,而且也表明彼此之間的交往已超出了商務的界限,說明你對他的友情,重視了他的麵子,他就沒法忘記你的“恩情”。

德國:

一位西弗吉尼亞主管第一次去德國,其最大的客戶邀請他上門拜訪。他想獻殷勤,於是給女主人帶了一束鮮花,選的是一打紅玫瑰。噢!這個錯可犯大了!交際中送禮在德國早已司空見慣,為世人所接受。不過什麼可送什麼不可送可是大有學問的。

如果晚宴設在女主人家中,常見的就是給她送花。不過有三個禁忌一定得記住:1)紅玫瑰象征著心儀對方;2)偶數鮮花寓意著倒黴,13朵也是如此;3)獻花之前不要包紮。這個西弗吉尼亞人送紅玫瑰讓人以為他對客戶的妻子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