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入學季。伴隨著微黃的樹葉,陣陣吹襲的秋風。陳旭東的腳步停在了崇文大學的門口。“大學果然好大啊!”陳旭東心裏不禁感歎道。二十多個小時車程的疲憊一掃而空,陳東旭嘴角露出了笑容。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一點陳東旭深有感觸。並不富裕的家庭養成了他勤儉的習慣。因為他知道這一切來的很不容易。接到通知書的那天,他和母親正在地裏幹農活,鎮子裏的郵遞員把紅紅的通知書送到了地頭上。“旭東,出息了。好好上學,以後好好孝敬你爸媽。”陳旭東接過通知書,拿到了母親麵前。“媽,我考上了。”母親接過通知書,看了一眼。然後雙手抱在胸前,失聲痛哭了起來。“媽,怎麼了?”母親的淚水順著布滿皺紋的臉流了下來。“媽,你要是不想讓我去,我就不去了。”陳旭東咬著嘴唇小聲的說。他知道,上學的費用家裏承擔不起。“放屁,哪個說不讓你去了?”母親瞪著眼睛訓斥道。“走,別幹了,回家。媽給你做點好的。”母親用沾滿泥的手擦了一下眼淚。陳旭東沒有做聲,默默的跟在母親後麵回家了。“爹,你看。你們老陳家出了個秀才。你孫子考上大學了。”回到家母親就把通知書遞到了爺爺麵前。那種高興無人能比。“哦,好、好、好,擱以前啊,這個叫進士,比秀才大多了。”爺爺擼著白花花的胡須,眼睛迷成了一條線。“旭東,過來,爺爺給你說說咱們以前這個是怎麼劃分的。”爺爺也來了興致。“你們爺倆說會話吧,我去做飯了。”母親說完直奔雞圈,把那個又肥又大的老母雞逮了出來。除了過年,今天的午餐是最豐盛的。
一盤辣子雞,一個尖椒攤雞蛋,一個炒腐竹,還有一個拍黃瓜。陳東旭知道,腐竹是過年的時候剩下的那半袋。“旭東媽,在家嗎?”“村長來了,有啥事嗎?”“這不是你家旭東考上大學了嘛,我是送獎金來了。”村長笑盈盈的把錢遞了過來。“一共是一千五,鎮政府給一千,咱們村給五百。你點點。”“那麻煩你了村長,進來吃點吧。”“不用了,我還要去鎮裏請放電影的,給咱們的大學生祝賀祝賀。”母親點了兩百塊錢給村長。“村長,麻煩你了,這個是請電影的錢,麻煩你跑一趟。”村長並沒有接錢。“這個錢就不用你們掏了,咱村也十多年沒出過大學生了,這錢我出。”村長轉身要離開。“村長,你去鎮裏順便去趟糧食站,讓那邊開車過來一趟。”母親說道。村長遲疑了一下,看了一眼母親。然後對著屋裏說道:“旭東,好好上,有出息了好好孝敬你媽。”這一切陳旭東都聽在了心裏,他和村長都明白,母親準備賣糧食。傍晚的時候,一輛大三輪車停在了陳旭東的家門口。“嫂子,一共是一千斤,9毛錢一斤,這是九百塊錢,你數數。”母親一連數了三遍。“大兄弟,我都數了三遍了,這是多一百呢。”“嫂子,這一百當是我給大侄子的路費,糧食呢就當是我給你捎到鎮裏的,一毛錢不掙你的。”“這可不行,你看你一毛不掙,還搭了油錢,這錢我們不能要。”母親趕緊把錢拿了出來。“行了嫂子,別推來推去的了。大侄子哪天走,給我個信,我送他去火車站。”一邊說一邊搖動著手把,啟動了三輪車。“旭東,人家幫過咱,別忘了。”母親說道
晚上八點剛到,村口的學校裏響起了電影的聲音。這是村裏的一個習俗,誰家要是有考上大學的就在學校操場裏放兩場電影。“媽,你不去看電影?”旭東問道“你先去吧,我洗洗衣服。”陳旭東拎著馬紮看電影去了。當然,他是今晚的主角,剛一到就被鄉親們熱情的圍了起來。無非就是一些恭喜祝賀。看完電影快十點了。母親那屋的已經熄了。她沒去看電影溫和的陽光照在床上,陳旭東伸了個懶腰。“咦,今天怎麼沒聽見公雞打鳴呢?”陳旭東疑惑的穿好衣服,走到了院子。他並沒有看到那隻每天打鳴叫他起床的大公雞。“你媽去趕集了,中午咱爺倆下點麵條喝。”爺爺坐在屋簷下曬著太陽。“哦,行。我去菜地裏拔兩根蔥。”陳旭東說完去了菜地。他也立刻明白了那隻公雞的去向。中午下麵條的時候,陳旭東發現油缸裏的油少了很多。“母親肯定是去趕集賣油了。”陳旭東紅著眼睛吃了一碗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