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樹梢,軍營開始變得安靜。騎兵們早已入睡,但一些步兵卻竊竊私語。有士兵:“我們步兵太難了,在騎兵的進攻下,幾無還手之力。”有一個頭領模樣的人:“誰能發明步兵進攻的絕招,誰就能指揮步兵打勝仗。”軍營裏步兵們遲遲不願入睡,為今的失敗感到沮喪和羞愧。楊照金夜晚領命巡查軍營,他被步兵們的情緒感染。獨自一人站在山崗上,仰望著滿的繁星和缺了一個邊的月亮,楊照金想:“我們楊家在宋朝是何等英雄威風。楊令公一把金刀隻殺的中原各國聞風喪膽,得聖賜波府。六郎楊延昭威震三邊,從此遼國不敢進入宋朝邊界。現在,我也回到了大宋國,跟隨紅巾軍將士們打下。但麵對元廷騎兵我卻束手無策,豈不可歎!”
等楊照金進入帥府,他已經胸有成竹了。
帥府內,紅巾軍的將軍們正在思考明日對陣良策。李武看到楊照金進來了,招呼:“楊將軍,軍營內一切可安好?”楊照金點點頭,回答:“李將軍,明日會戰,可有退敵良策?”李武苦悶道:“這不,眾將正在苦思,但還沒有找到對付元軍凶猛騎兵的克敵之策。”
李喜喜:“元軍所長者,乃騎兵也。我軍所弱者,也是騎兵也。元軍總兵力僅一萬人,但騎兵就達五千多人。我軍雖號稱十萬之眾,但騎兵不足兩千人,切大多缺少訓練,根本無法和元軍騎兵抗衡。白楊店羅河一線地勢平坦,步兵無法發揮優勢。所以必須尋找良策,方能克敵製勝。”
崔德道:“今日一戰,乃我軍疲憊之師猝不及防也,失敗也是敗。明日整軍再戰,多備些弓弩,可大勝元軍也。”
李武:“崔將軍差也。自古戰爭不在兵多。你想三國時官渡之戰,袁紹兵馬何其多也,不是慘敗在曹操區區幾萬人之手嗎?赤壁之戰,曹操統兵八十多萬,被孫劉聯軍僅不到十萬殲滅。晉朝淝水之戰,也是以少甚多的典型。況今我軍戰力並不比元軍強,如何勝算在握,必須尋找完全之策啊。”
楊照金點頭道:“諸位將軍,如若一時沒有妙計,末將到尋思一策可以克敵製勝,不知當講否?”
李武道:“楊將軍快請講,某等洗耳恭聽。”
楊照金如此如此講完,李武高興道:“楊將軍此計甚妙,諸位如無意見,就速去籌備。明日若大勝,當計楊將軍首功。我也會上報丞相,為楊將軍請功的。”
諸將聽完楊照金的講解,都覺得可行,無意見,所以李武就下令讓各將領命回去做好準備。
第二,秋高氣爽,時令已進入九月下旬。高舉大宋國旗的紅巾軍將士們與午時浩浩蕩蕩開赴羅河一線。商州達魯花赤穆文通早已得到探報,已列兵布陣於羅河東岸廣闊的沙地上。
穆文通心裏早有盤算,羅河兩岸地勢平坦,都是沙地,便於騎兵往來衝鋒,發揮優勢。自己總兵力遠遠少於紅巾軍,但軍隊都是訓練有素的職業兵,戰力不亞於對手。再加上己方騎兵是對方兩倍多。今日一戰,勝算在握也。
兩軍對壘,戰馬嘶鳴。照例是雙方主將話。
穆文通大喝道:“呔,李武匪首,今日何不速降?若現在投降,本將軍將上報朝廷,對你既往不咎,還能封官掛印。如若依舊執迷不悟,待我斬下你的人頭,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