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山大步走出前廳,來到山莊大門外。不遠處鑼鼓喧天,馬蹄聲聲。一隊人馬快速向山莊奔來。一名旗牌官從馬上下來,來到張遠山麵前,大聲報:“興元路將軍到!”隻見騎兵隊伍為首一位將官,頂盔摜甲、腰束玉帶、腳蹬戰靴、懸掛寶劍,皮膚黝黑、滿臉胡須、威風凜凜。張遠山向前一步,對這位將軍拱手致禮說:“將軍光臨,蓬蓽生輝。請將軍屋內說話。”恩思康點點頭,輕按馬首,縱身一躍,穩穩落在張遠山麵前。張遠山心想,此人功夫了得。張遠山恭請恩思康在前走進前廳。十幾名將官魚貫而入。張遠山招呼眾人紛紛落座。
恩思康坐在大廳上首,張遠山陪坐旁邊。早有家丁一一倒上熱茶。恩思康喝一口熱茶,鼻子聞茶香後,讚道:“秦嶺山中茶,果然清香撲鼻,好茶,好茶。”張遠山說:“此茶是我們自家種植,采摘,炒青,炮製。雲霧山中多露和霧,加之沒有任何汙染,茶香自然濃鬱。具有清脂解渴,降火養顏,潤肺明目之功效。”恩思康道:“山中多好茶。妙、妙、妙。”張遠山繼續說:“將軍若是喜歡,村夫自當奉送。”恩思康說:“我奉上命,豈為拿你東西而來。黃河連年泛濫,四方受災很深。今皇上詔命丞相脫脫大人治理黃河。脫脫丞相命令各路府要在一月之內招募民丁十五萬人,前往黃河工地治理河道。興元路達魯花赤大人命我到各縣招募民伕。聽說在這方圓百裏之內,你,張莊主德高望重,號召力強。命你一月之內招募民伕一千人送交本將軍。若做成這件事,治理好黃河,你的功勞自然不小。”
張遠山聽到要招募民伕去治理黃河,對恩思康說:“治理黃河是天大的好事。我們自當奉命支持。怎耐我們這裏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再加上這連年受水、旱和蝗蟲災害,民不聊生。人口稀少。現有住戶,不足百戶。再加一些青壯年參軍或到漢中、南鄭一帶謀生。人口更少。哪來一千人?”
恩思康不悅的說:“皇命難違。朝廷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自當人人出力效命。你桃花店更應主動響應,完成任務。”
張遠山認真的說:“恩將軍可以和村夫四處走走,了解真實情況,到時再議也不遲。”
恩思康臉露怒容。
正沉默間,參軍校尉劉達說:“張莊主,恩將軍為朝廷謀事,一路勞頓。你快命人做些酒菜來,一解**。”
張遠山說:“應當。隻不過山野之地,沒有什麼好蔬菜和水果。恐將軍見笑。”
恩思康說:“聽說山裏臘肉、木耳、米皮、土豆糍粑、野味和野菜很好吃。來這些就可以了。”
氣氛稍有緩和。
張遠山就吩咐管家張舟籌備酒宴。
這時劉達說:“剛才,路過一地見幾隻土雞。聽說野菜燉土雞味道極佳。可否為將軍準備?”
張舟說:“大人們有所不知,我們莊並沒有臘肉和土雞。我們一年隻能在過年時吃一頓肉。這裏已受災幾年了,莊稼絕收,糧食尚且不夠吃,那來多餘糧食喂養豬和雞。”
劉達說:“你可以派人去買呀?”
張舟說:“最近的集市離此也有百裏,若派人去買,也來不及啊。”
劉達說:“那你就在這附近的莊子去買吧。”
張舟騎馬離去。
張遠山說:“這裏人煙稀少,絕大多數都是窮苦人。大都吃不飽肚子。望將軍海涵。”
閑聊片刻,無非聊些山野野聞。
不多時,張舟從外麵騎馬返回,滿頭大汗說:“走遍許多莊主家,隻購得這點臘肉,土雞卻購買不來。”
恩思康見張舟手裏提著一小塊臘肉很不高興。
張舟繼續說:“就是這點臘肉也費了周折。這裏隻有蘇莊主家有臘肉和土雞。剛才你們看到的土雞就是蘇莊主家的。聽說是招待恩將軍,蘇莊主才肯賣給這點臘肉,土雞卻堅決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