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的一個夏季;這天,南江省南江市勞家巷附近的育新小學上午最後一節課下課的鈴聲響了。不久,整個校園就像是炸了鍋一樣的熱鬧起來,小學生們背著書包歡叫著、跳躍著、戲鬧著湧出教室,往校門外奔去。
其中,11歲的武誌,牽著妹妹清清、楚楚的手也是有說有笑地向校門這邊走來……
哪知,兄妹三人走出校門沒多遠,就聽楚楚突然“哎喲”尖叫一聲,丟開武誌的手摸著後頸子,嚎啕大哭起來。見此,武誌嚇了一跳,緊張地問:“怎麼啦小妹?”
“嗚嗚……”楚楚哭著告訴哥哥武誌和姐姐清清,說不曉得什麼東西打到了她,打到了她的後頸子,好疼,好疼!
清清、楚楚是對孿生姐妹,姐妹倆都7歲,一樣的衣服,一樣的小辮子,嘴小小的可一雙眼睛卻是大大的,就像是剛剛油漆過的黑珠子說有多亮就有多亮,可愛極了。一眼瞧去,兩姐妹漂亮得難分誰是誰?但細瞧的話便可發現,楚楚嘴角一邊一個小肉坑,而清清卻隻有右邊才有,左邊沒有。雖說清清隻大妹妹一分鍾,但相比之下,她比妹妹要顯得堅強、膽大和機靈許多。可不是嗎,聽了楚楚的話後,她立刻機警地四處張望,想找出那個打自己妹妹的壞蛋。沒看幾眼果然發現不遠處,有三個與武誌一般大小的男生手裏拿著彈弓正衝著這邊“哈哈”大笑,肯定是他們了。於是,她忙指著男生對武誌說:“二哥快看,肯定是他們打的,用彈弓打的。”但話未完,又見那三個男生中的一個又舉起了彈弓……
見此,清清想也沒想趕緊拉著妹妹向哥哥身後躲。但楚楚還是沒躲及,肩膀又挨了一“子彈”,當即又是一聲尖叫,接著又大哭起來。而那三個男生為自己再次擊中了目標而得意地“哈哈”大笑起來。
眾所周知,在那個年代,中國人特別講究人多力量大,人定勝天的理念,一般家庭中有三、四個孩子的並不少見,正如當下網絡裏說的那樣;現代是“白米飯,王八湯,孩子一個,情人一幫!”而過去卻是“紅米飯,南瓜湯,老婆一個,孩子一幫!”那時的孩子們常常是老大帶老二,老二管老三,一個幫一個,親情濃啊!
另外,那年月的孩子們,雖然家裏都很窮,但他們都很單純,不孤單也不空虛,更不會像現在這樣,歲數沒多大就感覺著有來自於自己根本搞不懂的人生未來和自身前途的壓力特大。被父母*著學習這個練習那個的,把嬉鬧、玩耍的童年歡樂都給弄丟了。惹煩了,急毛了,還給老師來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那時候,學校與學校也沒有什麼重點不重點的,在學校年級裏也沒有重點班和普通班之分,追求升學率,那更是沒發明出來。
在學生中,尤其是在那些小學生當中,家裏有姐姐的倒還沒怎麼的,可要是那個有一個或是兩個以上的哥哥,那可就是一件相當神氣的事情了,輕而易舉地就會得到同學們的青睬和羨慕。為啥呢?理由很簡單,就因為受了欺負有哥哥幫忙,能為自己出氣。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嘛!那年頭,地球人都知道,在社會混靠得不是錢,而是人。
那三個男生中,為首的名叫劉建設。單看這姓名就可以猜到,這是一個出身於工人家庭的孩子。他與武誌是同班同學,武誌曉得這個劉建設就因為有一個哥哥,是個在社會上混的闖的,相當於香港電影裏的“古惑仔”。所以在班裏有一些“跟屁蟲”,平時也霸道得很,在學校裏常常好勇鬥狠,惹是生非,欺負同學,比當下的某些“官二代”,“富二代”還要拽。為此,不僅是同班同學怕他,就是一些高一級的人也挺怕他的,從沒有那個會主動去招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