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裏的《畫皮》最新版翻拍電影公映後票房不錯,憑電影名字中的兩個字賣了兩個多億。但我覺得《聊齋誌異》中比《畫皮》更值得拍成電影的篇目還有不少,比如《嬌娜》,這可是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故事。
蒲鬆齡老先生編故事千奇百怪,但在設置故事背景方麵卻很懶惰,毫不例外都是落魄書生遇到狐媚妖女,《嬌娜》也是如此。說《嬌娜》值得拍成電影,是因為它無論是情節上的一波三折、情感表達上的層次感,還是好萊塢電影常留下的無窮寓意方麵,都做得不錯,再加上適當的情色描寫、曖昧的情感關係作為佐料,拍出來後定會讓一些文藝女青年們喜歡得死去活來。
《嬌娜》不看到最後,是不會知道女主角是誰的。男主角是孔生,這是既定條件,但他在荒野宅院裏最先遇到的是一個少年公子,故事相當大的篇幅,是寫孔生與少年公子的情誼,整篇故事裏,少年公子也是從頭到尾始終存在的,所以,不仔細看的話,很容易讓人懷疑這是一個同性戀故事。
好在孔生雖文弱,但荷爾蒙分泌還是正常的,他先是看上了前來伺候他的丫鬟,這丫鬟名叫香奴,單這個名字,恐怕就會讓不少男人骨頭酥了,所以,正處在青春期的孔生對每天相伴身邊的香奴產生了非分之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好戲才剛剛開頭,大餐還在後麵,嬌娜的出現才讓孔生知道了什麼叫真正的動心,在描述孔生的動心時,蒲鬆齡用了一句現在網絡青年們最常用的表達方式,“精神為之一爽”,孔生都“一爽”了,可見嬌娜之美自然非香奴所能比擬的。
孔生愛上嬌娜,不僅有嬌娜容貌上的原因,更因為有身體上的接觸。因為胸脯上長了一個大包,嬌娜臨時擔當起了救護醫生,幫孔生切除了這個包,原文花了不少篇幅描寫這段救治過程,相當有SM色彩。嬌娜不但親自為孔生“洗割處”,還“口吐紅丸如彈大,著肉上按令旋轉”,想必那會兒的孔生,一定深刻體會到了“痛並快樂著”的滋味,更重要的是,那顆紅丸用完之後,嬌娜還將其又吞回了口中,一個女人得對一個男人擁有多深的深情,才能忍住這等惡心啊。
如果孔生就此娶了嬌娜,《嬌娜》也不過是一個二流的電視劇。就在孔生提出要娶嬌娜要求時,那個總吊孔生胃口的少年公子又來攪局,舉牌換人了,換人的理由是嬌娜年齡太小——我懷疑這是托詞,據原文描述,當時嬌娜的已經十三四歲了,古代這個年齡結婚完全不存在道德問題。至於為何換人,這恐怕得後人在拍《嬌娜2》時再去設計。代替嬌娜平息孔生怒火(欲火)的是一個叫鬆娘的女子,要說這孔生也太沒出息了,一看鬆娘長得和嬌娜不相上下,當下心中大喜,完全忘記了世間還有愛情存在這檔子事。
至此,《嬌娜》的社會價值才得以完全體現出來。用現代的視角看,這是一個講述婚姻與愛情的區別的故事。孔生與鬆娘之間是婚姻,而和嬌娜之間就是愛情了。孔生將鬆娘帶回家,家長滿意,鬆娘還給他生了個英俊的兒子,這婚姻沒得說。孔生和嬌娜的故事還沒結束,按照原文中的意思理解,嬌娜和鬆娘應該是姐妹關係,但為了解救對宅院一家有救命之恩的孔生,嬌娜把那顆救命的紅丸嘴對嘴地送進了孔生嘴裏,如您所想,這在“男女授受不親”的古代意味著什麼。原文最後,有嬌娜悲慟大哭的描寫,作者解釋她哭的原因是同類一家死於災難,其實作者不用解釋,我們現代的讀者都應該知道,嬌娜的哭源自不能嫁給孔生,所求不得心生痛楚才流淚的。
《嬌娜》沒用二女共享一夫作為大團圓結局,清楚地表達了蒲鬆齡的愛情觀:他是雙手讚同一夫一妻製的。嬌娜的故事告訴我們,愛情之美,美就美在它的“色授魂與”、“顛倒衣裳”,它讓我們在今天讀到時仍感歎唏噓,有了些“讓往事飄在風中”的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