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白易對的很工整,工整到無可挑剔,
在列的杭州才子恐怕沒有一人能對出下聯,竟然被張白易輕而易舉的對了出來,
畫舫上很安靜,別人或許不知道這幅對聯的難度,學政大人和幾位夫子卻清楚的很,
難道張白易的才華真的達到了爭奪詩魁的資格?
幾位夫子相互望了一眼,
白耀文的臉色有些蒼白,李芙蓉出的這幾個對子自己才剛剛有了第一聯的下聯,第二聯和第三聯給自己一種根本無從下手的感覺,難道自己的楹聯造詣比他二人差如此之多,
張白易出了三聯,李芙蓉都完整的對了出來,李芙蓉同樣出了三聯,張白易也是工整的對了出來,
楹聯的比拚二人可以說是平手,
隻是李芙蓉的最後一聯,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連她自己都不能有完整的下聯,嚴格的說張白易卻是勝了一籌,
“好了,楹聯就不要在比鬥下去了,天色不早了,還是進行詩魁爭奪賽吧,張才子你也參加吧。”
學政大人的這句話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
“嘩——”
“什麼?”
“他有什麼資格爭奪詩魁!”
“我不服,”
“我等不服。”
顧況看向那名叫囂聲最大的才子冷冷說道:“你要是能對出李芙蓉的最後一聯,我也給你一次爭奪詩魁的機會。”
這下才子們頓時安靜了不少,
最後一聯以自己的楹聯造詣想破腦袋也定是多不出的,
“就是讓他爭奪一下詩魁,憑他的本事也是沒有一點機會的,我等怕甚!”
聽到這句話,那些激憤的才子終於平靜了下來,
看到氣氛平和了下來,上官倩兒起身道:“我重申一下這次的命題,這次的命題是借物言誌,開始念詩吧。”
“我先吟一首,”白耀文向前踏出一步朗聲說道,
“《竹》一節複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白耀文一字一句的念出了他的詩作,
寫竹子氣節清高,不與白花爭豔爭香,不惹蜂撩蝶,一節又幾節,上千的枝條積攢著無數的綠葉。我不會去開花,免得找來野蜂與蝴蝶。
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餘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後,竹筍破土而出,直指雲天,所謂“清明一尺,穀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
竹輕盈細巧、四季常青,盡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嘩眾取寵,更不盛氣淩人。虛心勁節、樸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竹不開花,清淡高雅,一塵不染。她不圖華麗、不求虛名的自然天性為世人所傾倒。竹子心無雜念,甘於孤寂,她不求聞達於莽林,不慕熱鬧於山嶺,千百年過去了,卻終成這如海瀚海般的大氣候。
白耀文以竹喻己,想表達自己的超脫世俗的親近自然的為人處世的方式。
此詩好是雖好,但用在爭奪詩魁上卻顯的有些做作,
“修竹千竿,情牽曆代雅士;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好,好詩,快,飛馬,五匹,”學政大人很是高興,大聲叫道,
“五馬詩!”
“竟又一首五馬詩作,”
台下才子們無不羨慕的議論道,
白耀文卻走著眉頭,顯然對這個詩作不是很滿意,
看來這次詩魁將要與自己無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