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董卓進京獨霸大權(一)(1 / 2)

京師**中平六年漢靈帝劉宏駕崩,十七歲的大皇子劉辯繼位,大將軍何進與太傅袁隗輔政。

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宦官幹政的問題,何進在袁紹的協助下調集四方兵馬進京,假造聲勢,借此向十常侍發難。結果張讓等宦官搶先發動政變,殺死何進並劫持皇帝與太後,致使宮廷大亂。

曹操、袁術、袁紹等人興兵攻入宮殿,經過一場屠殺,外戚與宦官兩大勢力兩敗俱傷雙雙覆滅。

可就在群臣找回皇帝劉辯與陳留王劉協,興高采烈地從邙山回京的時候,董卓率領西涼兵突然趕到,以護駕為名率軍進入洛陽。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誰也不曾料到,赳赳武夫竟成了這場鬥爭的最後贏家。

當天曹操與眾人一道將皇帝護送回宮後,回家蒙頭大睡,直至日上三竿,這才從臥榻上晃晃悠悠爬起來,第一件事就是不斷拍自己的腦門,反複告誡自己:“那不過是一場噩夢罷了。”

他像平日一樣散漫地梳洗更衣,像平日一樣仰頭吃光小妾環兒端來的湯餅,像平日一樣親自為大宛馬緊好鞍韂……但邁出府門的那一刻,他不得不承認,任何自我安慰的想法都隻是自欺欺人。

大漢的都城洛陽已經天翻地覆:涼州軍和並州軍的旗號公然插在城頭,顯然已經瓜分了京城的防務,他們的牛皮帳竟肆無忌憚地搭設到了平陽大街上,阻塞了禦道。更令人氣憤的是,那些被何進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兵將也趁機進了城,這幫自各地市井從戎來的粗野漢子毫無頭腦,公然和西州軍兵在一處喝酒吃肉吆五喝六。羌人、匈奴人、屠格人、湟中義從還有草莽之徒,把洛陽城搞得篝火連連烏煙瘴氣,仿佛是一群強盜闖進了富庶人家的宅院。

就在昨天,護送劉辯回宮之後,曹操、馮芳等西園校尉在平陽門外擂鼓聚攏部下。經過一夜的混亂,兵士有的在九龍門外戰死、有的在闖宮時被誤殺、有的被涼州軍踐踏、有的在邙山走散,更有甚者預感天下大亂,順手牽羊帶著軍營的糧食、器械回鄉自顧營生去了。剩下的士卒稀稀拉拉,個個垂頭喪氣宛如鬥敗的雞,還有不少在反抗中受了傷,各營人數都損失過半,至於戰馬更被並涼二州的兵掠去大半。花了一個多時辰,諸營才勉強恢複建製,但屯兵的都亭驛又被丁原的並州部占據了。那些屠格人和匈奴人鳩占鵲巢,搶了西園軍的營帳和糧草,反把官軍逼得如喪家之犬。

曹操等將領真有心與這幫野人幹一仗,但看看人家強悍的戰馬、明亮的彎刀,再瞅瞅自己手下這幫疲乏的士卒,心知動手就等於是送死。

西園諸校尉輪番找到丁原交涉,他卻趾高氣揚道:“我的兵都是在北州出生入死的漢子,今遠道而來辛苦勤王,朝廷自當有所酬勞。現未有分毫犒賞,不過是分了你們一些軍械糧草,你等何至於如此囉唕?豈不寒士卒之心、傷同僚之義?”

諸人懊惱,又抬出朝廷章法計較再三,丁原不理不睬,僅答應歸還西園軍一半的帳篷、糧草,卻不讓出都亭驛,叫大家另尋他處安營。諸校尉辛勞了一天一夜,兵丁還坐在野地裏等著命令,大家再無精力與丁原爭辯,隻得委曲求全勉強答應,各自草草紮營讓軍兵休整,期望著來日事情會有轉機,幻想這幫人能盡早離開河南之地……

然而轉機沒有來,事情卻越來越糟糕。僅一日之隔,又有大量涼州軍湧進了都城,個個身披鎧甲坐騎戰馬,到處騷擾百姓,連洛陽的市集都被他們搶奪一空。如今內有董卓的涼州軍、外有丁原的並州軍,何進的親信部隊又成了無人管轄的匪類,任由吳匡、張璋帶著到處惹事滋亂,洛陽內外的治安已經完全失控。

曹操牽著馬似夢遊一般在大街上徜徉,呆呆看著來往的甲士和胡人,好半天才想起自己已無處可去:何進死了,西園軍失去了統帥,而且都亭大帳都別人占了。他與馮芳、淳於瓊、趙融、夏牟這五個剩下的校尉已經是一盤散沙了。但他緊接著又立刻意識到,隻要兵權在手就有挽回的希望,五指拳頭攥在一起,再加上袁紹的司隸兵、袁術的虎賁士,以及殘破的北軍,依然可以力挽狂瀾。

目標一明確,曹操不再猶豫,連忙上馬準備出城聯絡各處散亂的兵士。走出不遠,卻見前麵街上一片大亂,不少身披鐵甲的涼州兵正圍在一處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