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俠客行
(明)華應曉
不曾十步殺一人,
隻願仗劍千裏行。
坐看日出雲海上,
醉酒放歌待天明。”
【正文】
“師父,您怎麼哭了?”一個年僅十一二歲的童子驚異地發現他平時不威自怒的師父如今卻泣不成聲,豆大的淚珠不止地流過他那滿是皺紋的臉頰。師父緊緊地咬緊牙關,盡力地控製著自己的情緒。
“曉兒......跟師父跪下。”師父的聲音顫抖著,他一手扶著那童子的肩,兩人一起應聲跪下。
“磕頭!”師父用他已經沙啞的聲音命令道。
雖然不知其中緣由,但那個童子也一向是十分溫順,聽從師父的話的,老老實實的同師父一起,向著北方重重地磕了三個頭。
時年,一代明君朱佑樘駕崩,朝野上下無不悲痛欲絕。而在離京城遙遠的南方,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裏,有這麼一對師徒,他們重重地向這位皇帝磕了三個響頭,以此來表達對他的敬意與哀思。
【曆史】
弘治十八年五月,先帝朱佑樘駕崩於乾清宮,在位一十八年,享年三十六歲,廟號孝宗,諡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時年,年僅十五歲的孝宗獨子朱厚照登基即位。而深得朱厚照寵愛的宦官劉瑾等八人(即後來的“八虎”),愈發囂張跋扈,朝綱愈發混亂。正德元年,以內閣劉健、謝遷為首的大臣們上奏彈劾,要求皇帝處死八虎,以正朝綱。但最後,這場政治鬥爭,以劉健、謝遷被批準告老還鄉告終。而身為八虎之首的劉瑾,在這場鬥爭勝利以後,野心愈發膨脹,漸漸伸長了他的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