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講解的十分詳細,呂陽聽的更是很認真,隻是可惜呂陽這個神童完全是偽的。他識字識得早,靠的是前世經驗;學武學的快,憑的是良好遺傳,再加上刻苦練習。
不到一個時辰,呂陽便把蔡邕弄得嘴裏滿是苦澀,然後毫不負責任的把教導呂陽的偉大任務交給了女兒蔡琰。蔡邕才剛一走,蔡琰便一把呂陽抱在懷裏,不住的揉捏著呂陽的臉蛋,完全把自己這個小師弟當成了新玩具,而呂陽也抱著又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態度,極力汲取少女體內的清香,還是不是的去碰觸蔡琰尚未發育好的小饅頭。片刻之後,兩人總算想起了正事,蔡琰便正式開始教導呂陽琴藝來了。
蔡琰盤膝坐在竹席之上,將呂陽放在她的雙腿間,身前的案幾上放著一架古琴,琴弦並非是金屬所製,而是用牛筋拉成的,聲音很是沉悶。蔡琰雙手拇指及食指上都帶著象牙做的指套,一邊撥弄琴弦,一邊給呂陽講解著音律相關的知識。有美女的陪伴呂陽明顯有了很大的進步,就這樣,呂陽便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活。
到中午時,呂陽已經把每根弦所代表的音律都記住了,當呂陽要走的時候,蔡邕完全沒有了應付呂陽的興致,倒是蔡琰十分不舍的拉著呂陽的小手,不肯放他離去。而呂陽則是借著蔡琰的挽留毫不客氣的在蔡家用完了午飯,然後才與蔡琰依依惜別。並在蔡邕吃人的目光下,順走了其珍藏已久的一把古琴。至於蔡邕的態度,呂陽很明智的選擇了無視。反正師已經拜了,至於蔡邕的心情是否好,這和呂陽似乎也沒什麼大的關係,再說當老師的送學生一點見麵禮不也是很正常的事。
下午時分,呂陽回到家中的時候,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李蓉的父親,也就是呂陽的外公。呂陽的外公完全一副肥頭大耳的形象,不禁讓呂陽滿是鬱悶,則麼這個東西會是自己母親的親生父親,這完全和野雞生出鳳凰沒什麼不同。他看向呂布總是顯得十分畏縮,見呂陽回來之後臉上有了幾分喜意,準備抱一下呂陽,但似乎想到了什麼,有匆忙收了回手。呂陽對於這個便宜外公更是提不起半分興趣,隨便應付了幾句,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回到了放間之後,呂陽神情激動的拿出了從蔡邕家裏拿來的琴,這便是傳說中中國古代的四大名琴之一,焦尾琴。據說蔡邕在吳地時,又一次見人用梧桐木做飯,聽到火燒木材發出的巨大聲響。他知道這是一塊好木材,因此討來做成一把琴,果然聲音很好聽,但是木頭的尾部依然被燒焦了,於是這把琴變被稱作了焦尾琴。呂陽輕輕的撫摸著琴身,琴的表麵還依舊殘留著被燒過的痕跡,金色的琴弦閃動著懾人心神的光芒。呂陽輕歎了一口氣,變拿絲布將琴包了起來,深怕會對琴又一絲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