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的春節和往年一樣。
隻不過家裏來的人越來越多,更為熱鬧。
吳秀琳不喜歡和那些不太認識的親戚打招呼,隻能無聊的出來轉轉。
走出村。
她這才突然發現這些年變化很大,村口,一條斑駁的水泥路修了過來。
旁邊還豎立著一個公交站牌。
“家裏啥時候通車了?!”吳秀琳有些好奇的問,大嫂今天穿的特別精神,也跟著他帶著兩個娃出來溜達。
聽到她問,“去年就修好了,為修這條水泥路村子還出了錢呢,不過聽爸媽說你們小兩口都忙著買房子,沒時間回來,也就沒通知林曉東了,反正每家也就幾百塊錢!”
幾百塊錢。
說實話,吳秀琳對此並不在意。
對於現在的她來說,幾百塊錢不過是投資房產時的一個小零頭,但她能理解村裏為了改善交通條件所做的努力。
她點了點頭,環顧四周,發現村裏的確有了不少新氣象。
“這條路修好後,村裏的人出行方便多了,尤其是孩子們上學,再也不用走泥濘的小路了。”大嫂感歎道,眼中閃爍著對家鄉變化的欣慰。
旁邊林曉東聞言,心中也生出幾分感慨。她記得小時候,每逢雨季,通往學校的路總是泥濘不堪,鞋子和褲腳常常沾滿泥巴。
如今,孩子們可以踩在平坦的水泥路上,免去了那份艱辛,這無疑是對他們未來的一種投資。
“是啊,教育是根本,這條路修得好。”吳秀琳附和道,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這也是她在北京等地選擇購買學區房的原因之一。
她希望能為更多像自己孩子一樣的孩子們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兩個孩子在公交站牌旁嬉戲,浩浩好奇地盯著站牌上的線路圖,仿佛在想象著乘坐公交車去遠方的場景。
慧慧則在一旁撿拾著地上的小石子,偶爾投向遠處,享受著鄉村特有的寧靜與自由。
“你們倆小心點,別跑到馬路上去。”吳秀琳溫柔地提醒著。
大嫂見狀,也笑了:“你看,孩子們在這裏玩得多開心。有時候我在想,盡管城市有城市的繁華,但鄉村的這份寧靜和質樸,住著也挺不錯的。”
吳秀琳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她明白,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家人的陪伴和生活的品質才是最重要的。
她和林曉東雖然忙碌於投資和工作,但從不忽視與孩子們共度的時光,
這份親情的紐帶,才是他們心中最寶貴的財富。
努力賺錢為了啥?!
還不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然而這世間很多人本末倒置,隻為賺錢把生活搞得一團糟。
八月初八,吳秀琳從娘家回來之後在羊河市老宅住了一段時間。
後院還停著一輛桑塔納。
去上海之前吳秀琳並沒有把這輛車開過去,一直停在這兒,雖然放在了院子內,也做了一個頂棚遮擋,但時間長了還是積攢了厚厚的一層灰。
“要不……這車就開回家讓爸開,以後我爸媽有點什麼問題的話也方便些?!你看怎麼樣?!”林曉東突然提出。
吳秀琳想了想,“也行!”家裏村子修好了路,有輛小轎車也方便些。